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母乳喂养到几岁才最好 不要因为这些原因放弃母乳喂养

来源:网络

给宝宝喂养母乳是对宝宝最好的,母乳不仅会提供全方位的营养,而且可以避免宝宝生很多病。那么母乳喂养到几岁才最好呢?和若悠网一起来看看吧。

母乳喂养到几岁才最好?

母乳对宝宝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至少喂到1岁以后;而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喂养到2岁及以后。然而,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妈妈相信“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很可能因为大家误解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那段话: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在婴儿满6个月后,应该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多。

6个月后之所以要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不是因为母乳没有营养了,而是因为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更高了。并且从宝宝成长的角度来看,添加辅食是为了逐步向幼儿饮食、儿童饮食的阶段过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为“6个月后的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再有人对你说这句话,你可以反问他\她:好好的母乳不吃,去吃奶粉,难道奶牛365天产的奶就很有营养了??

此外,以下这几个常见错误观点,也导致很多妈妈早早就放弃了母乳喂养:

1、奶水稀代表没营养

有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奶水比较稀,很“寡淡”,担心奶水的营养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

实际上在妈妈每次哺乳过程中,前段奶所含的水分较多,通常比较稀;后段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看起来就会比较浓;另外,成熟的母乳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颗粒较小,看起来也会比较清。

千万别因为奶水看起来比较稀,就认定奶水的营养不足。只要宝宝生长发育好、爱吃爱睡爱玩,妈妈就不要过于纠结“奶水看起来浓不浓”的问题。

2、母乳喂养久了会更难断奶

有些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的确会遇到“宝宝越大,越难断奶”的问题。

实际上这和“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而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比如,宝宝一哭了就给宝宝吃奶、宝宝睡不着时马上塞奶……久而久之,母乳对宝宝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口粮,而是安抚物。

只要你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避开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做法,即使喂养时间再长一点,也不会出现难断奶的问题。

朵妈一个朋友在宝宝2周岁生日时对宝宝说:“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吃妈妈的奶了好不好?我们以后改喝牛奶可以吗……”据朋友说,宝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下来很自然就断了母乳,过程非常顺利。

3、母乳喂养久了,乳房会出现下垂

有部分妈妈担心母乳喂养的时间长了,乳房会下垂得越来越厉害,“还是及时止损吧”,于是狠心早早地给宝宝断了母乳。

其实产后乳房下垂,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整个孕产期内,我们的乳房会由于孕激素水平的上升而增大。宝宝出生后,我们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下降了,被撑大的乳房会逐渐“缩水”回到以前的水平。

这前后的一涨一缩,使得乳房的韧带、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都变得松弛,进而造成乳房下垂。

也就是说,产后乳房下垂更多是因为孕激素的影响,和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没有显着相关关系。

PS,如果想将乳房下垂的风险降到最小,那就坚持每天按摩和运动,佩戴合适的文胸。

4、断奶最佳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很多人说,给宝宝断奶的时机最好是春季和秋季,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宝宝的肠胃比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不容易出现腹泻等云云。

然而,要是妈妈们真掐着这个时间点来给宝宝断奶,未免过于教条了。

最佳的断奶时机是宝宝发出了以下这些信号

能吃的辅食种类比较多,对母乳的依赖逐渐降低了;

饮食逐渐转向固体食物;

对母乳的兴趣下降,吃奶时容易分心,喜欢东张西望,甚至跑开;

能适应母乳以外的乳制品。

所谓“最佳断奶时机”,一定是从宝宝的实际发育情况出发的,而不是刻板地在某个月份、某个季节给宝宝断奶。

喂奶方式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妈妈用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妈妈的肘部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宝宝的上身躺在妈妈的前臂上,这是宝宝吃奶最舒服的姿势。

1、体位舒适。喂哺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妈妈应当了解: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怎么样抱宝宝,喂哺时宝宝的身体都应与妈妈身体相贴。宝宝的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巴处于乳头相同水平的位置。

3、防止宝宝鼻子受压。喂哺全过程,应保持宝宝的头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人乳房而影响呼吸,同时还要防止宝宝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4、手的正确姿势。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或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除非奶流量过急,宝宝呛奶时,不要以剪刀式手势托夹乳房。这种手势会反向推动乳腺组织,阻碍宝宝把大部分乳晕含进小嘴里,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排出。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