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宝宝吃饭不配合的原因 让宝宝爱上吃饭的诀窍

来源:网络

都说宝爸带娃有三宝,手机、举高高、找你妈;孩子妈带娃有三难,哄睡,洗澡,吃饭难。吃饭难这个应该是千古难题了,孩子小吧,喂奶调奶夜奶,奶奶辛酸。长大一些了,早饭午饭晚饭,饭饭艰难。宝宝吃饭不配合、不专心是很多宝妈很头疼的事情,宝宝为什么吃饭总不配合,如何解决宝宝吃饭问题成了很多宝妈需要学习的话题。下面和若悠网一起来看看。

宝宝厌食是妈妈们头痛的问题,首先,你要找出引发厌食的主要原因:

1、喂养方式不当导致宝宝厌食(强迫他进食,进食时被训斥);

2、宝宝注意力分散而产生厌食(如边吃饭边看电视,玩玩具,听故事等);

3、吃饭前是否有先吃零食的习惯。

宝宝吃饭慢怎么办

吃饭慢一点其实无所谓,细嚼慢咽还有利于健康,如果没有着急的事情,孩子吃饭慢一点,家长不应该发脾气。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大人希望孩子吃饭快一点,而孩子快不起来,家长就认为这是平时慢惯了。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假如孩子知道有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在等着他,去晚了就玩不上了,他吃饭还会那么慢吗?显然不会。所以,家长急孩子不急这也是孩子吃饭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反复地把事情的急迫性讲给孩子,并讲清其后果,比如慢了会迟到,迟到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就戴不上红领巾了。如果你把事情都说清楚了,孩子还是那么慢,那么你就一定要让他为自己的慢承担后果。很多孩子吃饭时不能专心,这也是造成吃饭慢的一个原因,刚吃了几口饭,就去翻画报,或者东张西望的。这显然是不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强化训练+激励"的办法。家长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孩子专心,另一方面要提出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吃完饭。当孩子经过努力达到了家长的要求,就给他一个激励物,如画一个五角星或一面红旗,积累到了10个激励物后,家长就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如奖励他看一次动画片,或买一本他喜爱的书等。这样坚持下去,习惯也就成了自然。

别给宝宝吃太多零食

1岁前的宝宝,零食应该是水果、馒头、面条,那些磨牙饼干、奶酪棒等零食,含有盐分、调味料,不适合给一岁前的宝宝吃。1岁以后适量地吃,在接近饭点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吃,吃多零食,就少吃主食。但主食才是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

宝宝吃饭的时候别开电视、不给玩具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坐定吃饭,把电视、玩具作为诱饵来吸引孩子,孩子是坐定了,但边玩边吃,也分散了孩子对吃饭的注意力,甚至给孩子养成了“含饭”的不良习惯。

不要威逼利诱孩子吃饭

“你快点吃饭,不吃饭就不给你看电视”,“你乖乖吃饭,吃完了就带你去公园”,威逼利诱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弄得好像家长求着孩子吃饭,不给好东西,就不吃。这样吃一顿饭下来,得多累呀。

要培养孩子吃饭的好习惯,首先家长得断掉自己的坏习惯,不要威胁利诱,得让孩子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吃不吃得饱,得自己负责。

尝试教孩子自己吃饭

宝宝在9-1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有自己动手吃饭的意愿,但相信有90%的家长都做不到让孩子自己吃饭,一是怕孩子自己吃捣乱,二是怕孩子吃不饱。但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等大人愿意让孩子独立吃饭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失去自己吃饭的兴趣而依赖大人喂饭。

给孩子准备好餐椅、专属餐盘、吃饭衣,慢慢教孩子抓、拿、吃,不仅锻炼了精细动作,也从小培养吃饭好习惯,衣服地板脏了,可以擦洗,但孩子动手吃饭的热情过了,后面想培养自己吃饭就难了。辛苦擦洗三个月,幸福开心一辈子。

不要追着喂饭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家,总怕孩子吃不饱,即使吃不饱也要追着喂饭。所以总能看到一些孩子一边玩,嘴里咬着饭,长辈在一边拿着饭碗等着,追着。

追着喂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在孩子长大一点,能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就需要让他为自己负责任了。吃饱了再玩,下了餐椅就证明已经吃饱了,那下一顿正餐开始之前,就没有东西吃了。通常用这样的方法,几次下来,坚持执行,孩子就知道要吃饱才能玩了。

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需要培养宝宝好的吃饭习惯,先准备一个舒适的餐椅、专属的餐盘,吃饭衣,在家人吃饭的时候,宝宝也坐在一边一起吃,让他融入家庭生活。家人的吃饭状态,对食物的赞美,咀嚼食物的表情,能促进宝宝自主吃饭。不要把宝宝单独分开喂饭,这样很难培养自主吃饭习惯。换成你也肯定想和家人一起吃饭,不是自己单独坐餐椅上吃,然后全部家人围着你看。

允许孩子有时候吃得少

很多妈妈会经常自主学习,会根据一些专家和育儿账号的方法来带孩子,但这些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说孩子一岁每天吃多少肉、多少菜,吃够了才行,如果吃不够,就担心营养不足。如果只会盲目听从这样的理论,不仅孩子累,大人也很累。

大人也会遇到天气热,身体不舒服,偶尔不想吃的时候,所以当孩子能听懂你的话,并明确表示“饱了,不想再吃了”,就不要强迫他继续吃,即使他只吃了一半。如果强迫着吃饭,时间长了,只会对吃饭这件事失去兴趣。

把宝宝培养成小吃货,需要花点耐心和努力。宝宝的任何一个好习惯,都不是白来的,需要全家刻意培养。让孩子动手吃饭,自己喂饱自己的胃,长大了,看更大的世界,喂饱自己的心。

其实吃饭是人的本能,吃东西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孩子快乐的主要来源。吃了便快乐,快乐了才吃得更多,这就是一个“吃———快乐”的良性循环。孩子不好好吃,父母怒发冲冠,结果,以后一到吃饭时间孩子就害怕,形成了恶性循环。

以下几个诀窍让宝宝爱上吃饭:

诀窍一:把吃变成一种游戏。

孩子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你逼他吃,他不吃;如果你假装要去抢他饭碗里的东西,他就不让了,会努力保护他的食物,并很快把要被抢走的食物吃下肚。另外,孩子的思维是拟人化的,在孩子的眼里,食物都是有生命的。如果父母对孩子说,“青菜想到你肚子里去跳舞呢!”孩子会很高兴地邀请青菜到他的小肚子里去做客。

诀窍二: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女孩子贪漂亮,男孩子爱英雄。如果把吃饭和孩子的虚荣心联系起来,那么孩子就会喜欢吃饭。可以对女孩子说:“吃豆芽长睫毛,吃胡萝卜像小兔子一样,吃青菜可以变白雪公主。”也可以对男孩子说:“吃豇豆可以长得很高,吃青菜变成大力士。”这种鼓励性的方法属于正向引导,对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很有帮助。

诀窍三:将爱与关注平均化。

孩子吃饭磨时间,一个核心原因是,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能得到父母加倍的关注,于是孩子有意无意地延长吃饭时间,试图得到父母特别的关注。因此,做父母的在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给孩子以稳定持续的关怀感。而吃饭时应该安排得更温馨,使得这个时间成为全家人感情联络的重要时刻。即使要批评孩子,也尽量不要在吃饭时间提出,更不能将吃饭变成一种威胁和惩罚。

以上三点诀窍如果可以做到,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成为快活的吃饭高手。如果这三点做到了还不见效,那么你的孩子可能有特别的原因,要尽早找医生做综合诊断。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