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宝宝7个月的生长发育标准-新生儿护理知识

来源:网络

宝宝能更轻易地到处移动了,他可能肚子和双腿还是拖在地板上,只靠手臂往前移,他也可能坐在地上快速往后退或往前移。现在,你宝宝的小腿已经能够支撑起他身体的部分重量了。他喜欢上下蹦,这种动作有助于增强宝宝走路时需要用到的肌肉的力量。你可以从腋下扶住他,试着让他站在地板上或你的大腿上。

七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1、体重、身高参考值

【男婴】体重6.4-9.8kg,身高63.3-71.9cm

【女婴】体重5.7-9.3kg,身高61.2-70.3cm

2、生理发展

会用翻滚的方式在房间里到处移动。仰卧时会抬降屁股移动。

3、心智发展

会将宝宝图片与自己联想在一起,并发出适当的声音。

4、感官与反射

会抓、操纵、口含、及用力拍东西。

5、社会发展

开始透过音调学习“不”的含义。

7个月宝宝喂养提示

1、辅食合理搭配

辅食添加的时间、次数还要因宝宝个体差异而定。主要取决于每个宝宝对吃的兴趣和主动性。当不喜欢吃辅食的时候,喂一顿要和他"商讨"一个小时,不如只喂一次,保证奶量就好,省出时间让宝宝享受和父母一起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欢乐,对宝宝健康成长更有益。吃辅食时,注意不要口对口喂宝宝食物,因为大人的唾液常带有细菌和病毒。

在6—8个月,应让宝宝吃泥糊状的和半固体的食物。要让宝宝学会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这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好食材,在这关键时期学会吃菜粥或烂面条,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吃软饭或其他面食。

2、美味辅食制作:

肝肉泥:猪肝和瘦猪肉,姜汁适量。做法:将猪肝和瘦猪肉洗净,去筋,放在砧板上,用不锈钢汤匙按同一方向以均衡的力量刮,制成肝泥、肉泥。然后将肝泥和肉泥放入碗内,加入少许冷水、料酒、姜汁搅匀,上笼蒸熟即可。功效:有利于改善贫血。

鱼泥豆腐苋菜粥原料:熟鱼肉,盒装嫩豆腐,苋菜嫩叶,米粥,适量高汤、熬熟植物油。豆腐切细丁,苋菜取嫩芽开水烫后切细碎,熟鱼肉压碎成泥(不能有鱼刺)。将白粥加入鱼肉泥、高汤煮熟烂。再加入豆腐与苋菜,及熬熟的植物油,煮烂后滴两滴麻油即可。1岁内的宝宝辅食制作尽量少调味品,不加盐。

七个月宝宝护理提示

宝宝口水

这个阶段是宝宝的出牙期,原本就爱流口水的宝宝,现在流得更厉害了,妈咪可不能嫌弃自己的小宝贝,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宝宝流口水后,妈咪要及时给宝宝清理,多准备几个小围嘴,口水巾等,而且围嘴湿了要及时更换,以免潮湿的围嘴浸坏了宝宝的下颔和颈部皮肤而长出湿疹。

不要勤把大小便

使用纸尿裤与训练孩子排便没有任何冲突,训练排便并不意味着把孩子排便。孩子能够接受排便训练前提:

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

2、对坐便器和排便产生联系。

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能够接受这些前提的孩子应该不早于1岁。一般1岁半开始训练坐便如厕比较合适。

七个月宝宝潜能开发

握物、对敲和传手

宝宝学会单手握物后,可让宝宝同时用两手各拿一个玩具对敲,宝宝会高兴地听着它们发出的声音,拿着玩具到处敲打。同时宝宝在玩的过程中,会双手同时抓住一个玩具,忽然放掉一只手,只用其中一手握住玩具,或双手合握,或玩一会再放掉另一只手,使玩具传到不同的手上。传手是手技巧再进步和双手协调的标志。

认识人

1、教宝宝认识人,可以让宝宝理解人与称谓的关系。当外公外婆来到时,妈妈对着宝宝说:“宝宝,你看谁来了?是宝宝的外公和外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就会知道他的外公外婆就是他妈妈的父母。这样逐渐建立宝宝与人的交往。

2、认识照片中的妈咪:如果你给宝宝一张照片,当他看见照片中有个人是妈咪时,他就会对着妈咪的脸笑起来,这说明,他能够认识照片中的妈咪了,但是,宝宝还不能认识他自身。如果想让宝宝尽快认识爸爸,可以给宝宝看爸爸的单人照,并且让爸爸本人陪在身边,先看看爸爸本人,然后再对照着看照片,经过多次的训练,宝宝就能很快认识爸爸了。

练习抓握

配合宝宝或躺或坐的姿势,利用悬挂玩具让宝宝练习抓握的能力,在每次的抓握中也隐藏着放手的练习,一抓一放之间,正是宝宝自我调整力气的好时机。

七个月宝宝注意事项

宝宝耍脾气父母不能对着干

1、喂宝宝吃辅食,宝宝不喜欢吃,用小手打翻饭勺或饭碗;给宝宝把尿,他打挺哭闹,两腿伸直,甚至把尿盆弄翻。这就是耍脾气,半岁的宝宝会耍脾气,有的还脾气很大。

2、婴儿情感丰富了,耍脾气并不是坏事,说明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不能一遇到宝宝耍脾气,就认为这样的宝宝应该管教,否则长大就管不了了。这是成人的逻辑,用在婴儿身上是不恰当的。

3、平心静气讲道理,不能宝宝耍脾气,父母耍态度。和宝宝对着干,这是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温和地对待宝宝耍脾气,但温和中有教育,有智力开发,有情商培养,而不是一味迁就。迁就只能让宝宝脾气越耍越大,以至无法改变,进入社会受阻。

认识中耳炎

1、婴儿容易患耳病,尤其容易患中耳炎,还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等。婴儿易患中耳炎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宝宝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婴儿总是枕在潮湿的枕头上(爱出汗的婴儿,汗液把枕头弄湿了;爱吐奶的婴儿,奶也流到婴儿的耳朵底下),还可引起婴儿耳后湿疹。

2、患中耳炎时,宝宝的耳道外口处会因流出的分泌物而湿润,但两侧耳朵同时流出分泌物的情况很少见。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

3、婴幼儿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发烧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当宝宝哭闹或发烧但是找不到原因时,要考虑是否患了中耳炎,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也可提醒医生检查一下。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