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宝宝吃了干燥剂怎么办?使用干燥剂的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

如何保鲜、防止腐败,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干燥剂的使用,就是为了要避免因多余的水分,而引起食物的腐败。


宝宝吃了干燥剂怎么办?使用干燥剂的注意事项

干燥剂有毒吗?

干燥剂有毒。

我们都知道,在适当的温度、适当的湿度下,食物中的细菌、霉菌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使食物腐坏。因此如何保鲜、防止腐败,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干燥剂的使用,就是为了要避免因多余的水分,而引起食物的腐败。

硅胶干燥剂Silicagel

最常见的干燥剂;呈半透明颗粒状,是由硅酸盐加酸或铵盐沉淀后,并在高温下活化之后所形成的颗粒性物质。由于这些颗粒本身具有多孔的构造,所以吸附面积很大,就可以吸附许多物质。因为Silicagel有这种特性,因此就被用来当吸附剂或干燥剂。在硅胶的包装袋内有时候会发现到少数不同颜色的颗粒,蓝色或粉红色的,这是氯化亚钴或是浸泡过氯化亚钴的矽胶;因为氯化亚钴在无水的时候呈蓝色,吸水之后变为粉红色;所以就利用它来做指示剂,可以从颜色的变化上看出吸水的程度。可以把吸了水的矽胶拿去烤干,你会发现颜色会由粉红色转变为的宝蓝色,这些硅胶就可以再使用了。

硅胶的外观是半透明的颗粒,与食品摆在一起,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特制的冰糖,或是附带的调味料;不是被小朋友误食,就是当成调味料吃下。幸好,吃下之后它不会被肠胃道吸收,也就不致造成毒性,最后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但是如果病人有其他症状发生,仍需送医作详细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物质中毒或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氧化钙干燥剂CaO

又称为生石灰,是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一般用来作食品、衣物或照相机的干燥剂;它吸水后会变成粉末状的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所以只要变成粉末状,就无法再吸收水分了。它吸水的能力比硅胶来得大,但毒性也较大。

如果不小心吃到此类干燥剂时,会造腐蚀性灼伤,一则因为氧化钙遇水会形成氢氧化钙,并放热而使口腔有灼热感或灼伤;一则因为氢氧化钙本身是碱性的,所以会造成嘴唇、舌头、口腔黏膜、食道的腐蚀性灼伤;若接触到眼睛,可能会造成结膜甚至角膜细胞的变形,而导致眼睛的伤害。

由此可见,干燥剂要分类来看,要注意不要误食有毒的干燥剂。

宝宝吃了干燥剂怎么办?

误吃了生石灰干燥剂

1、立刻给宝宝喝牛奶,按照每公斤体重10毫升牛奶给宝宝服用。

2、然后即送入医院治疗。

生石灰是很危险的东西,它遇到水以后会变成碳酸氢钙强碱,有很大的腐蚀性。容易灼伤、腐蚀口腔或食道。所以一定要小心喔。

误吃入硅胶干燥剂

如果误吃入硅胶干燥剂,家长们不必太担心,因为这种干燥剂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对人体没有毒性。除非宝宝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特殊的反应,一般无需就医。

误吃了没有标识的干燥剂

如果误吃的干燥剂包没有标识,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看干燥剂的形态:

1、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受潮以后会变成粉末态。

2、硅胶是透明的小球。特别要注意那些彩色的,这种干燥剂更能引起宝宝们的好奇,它们像好吃的东西。

家长们判断了以后再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对付它。

当然,防患与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们日常要仔细查看生活中的食品、用具,不止宝宝的个人用品啊,看到干燥剂包就立即扔掉,不要犹豫!

使用干燥剂的注意事项:

远离孩童

干燥剂虽无大的毒性,但不可食用。尚不懂事的孩童会拿去玩耍,容易误食或呛入气管。因此,要放到孩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保管。

开封后及时使用

干燥剂外面的塑料袋一旦拆封,应尽快使用。用剩下来的干燥剂要密封保存,否则干燥剂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降低乃至失去吸湿效果。

禁止向干燥剂浇水

禁止向干燥剂浇水或将干燥剂直接投入水中。干燥剂是用来吸收空气中的湿气的,不可用来除水。硅胶遇水会发生爆裂,石灰、氯化钙、氯化镁遇水会产生热量。当然佳品氯化镁干燥剂为防止此类事故采用了防水透气包装,但仍需提醒用户注意。

采取适当防护

虽然干燥剂大都采用防尘透气包装,通常是安全的,但仍勿大意为好。操作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比如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避免粉尘进入口鼻眼中。

在密封条件下使用

干燥剂需要在相对密封的空间里使用才有效果,密封性越好效果越好。在开放条件下使用的话,空气中的湿气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动,永远也吸收不完,当然就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当需要防潮的物品中放入干燥剂后,应迅速密封包装。

应急处理

误入眼睛时:立刻用大量清流动清水冲洗,情况严重时尽快就医。

误入口腔时:立刻用清水漱口,反复多次,然后尽可能多的饮用牛奶。严重时尽快就医。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