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怎么给宝宝洗手?洗手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来源:网络

如果要把手洗干净,除了要将肉眼可见的污渍洗掉外,每次洗手需要双手涂满肥皂反复搓揉10秒钟以上,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如果怀疑接触了感染源,还需要反复按照以上步骤彻底清洗。

怎么给宝宝洗手?洗手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为什么要经常给孩子洗手?

手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沾上各种病原菌,尤其是手闲不住的孩子,哪儿都想摸一摸。如果再用这双小脏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会趁机进入宝宝体内,引起各种疾玻而经常正确地洗净双手,可以显著减少手上所带的各种病原菌,有效预防感冒、腹泻、肺炎、脑膜炎、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玻所以,洗手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一、怎样洗手才有效?

为了达到真正有效驱除病原菌的目的,洗手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1、用温水彻底打湿双手;

2、在手掌上涂上肥皂或倒入一定量的洗手液;

3、两手掌相对搓揉数秒钟,产生丰富的泡沫,然后彻底搓洗双手至少10~15秒钟;特别注意手背、手指间、指甲缝等部位,也别忘了手腕部;

4、在流动的水下冲洗双手,直到把所有的肥皂或洗手液残留物都彻底冲洗干净;

5、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或者用热风机吹干双手。

二、用肥皂还是洗手液?

洗手是用肥皂好还是洗手液好?是否标有抗菌的肥皂和洗手液除菌更有效?其实在家里,只要按步骤充分洗净双手,肥皂还是洗手液,抗不抗菌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在公共场所,洗手液比固体肥皂相对更合适,因为洗手液是每次按压后取得一定的量,较少有被污染的问题,而固体肥皂则因放置和被人们反复接触,容易被各种病原菌污染。如果与感染源接触过(如护理病人后),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洗手液,进一步消毒和清洗。

三、怎样才算洗干净了?

很多时候人们洗手只是蜻蜓点水,沾点水,涂上肥皂,马上就冲掉,整个过程3~5秒钟就完事,甚至用手在水里蘸一下就算洗过了,这样洗手很不到位。要把手洗干净,除了要将肉眼可见的污渍洗掉外,每次洗手需要双手涂满肥皂反复搓揉10秒钟以上,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如果怀疑接触了感染源,还需要反复按照以上步骤彻底清洗。

四、在流动的水下洗手和在盆里洗手效果一样吗?

在将肥皂和洗手液冲洗干净时,应该采用将双手下垂,让水从手腕、手背到指尖的顺序进行冲洗,这样就不会让脏水再次污染手腕和前臂。用脸盆盛水洗手,祛除病原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几个人在同一盆水中洗手,不仅起不到除菌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带来交叉感染,染上更多的病原菌。

五、洗完手后怎样关水龙头?

在打开水龙头的时候,手上的脏东西已部分转移到水龙头开关上,洗完手如果直接用手关水,会造成再次污染。因此,在公共场所最好使用“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水龙头;如果必须用手关,可以在洗完手后用干净的纸巾包裹在开关上关水,或者在洗手的同时用肥皂和水洗净水龙头开关。

六、擦干双手是必须的吗?

擦干双手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果不彻底擦干双手,病原菌很容易在潮湿的表皮上残留并迅速繁殖,使用不清洁的擦手纸或擦手毛巾,双手也会再次被病原菌污染,前功尽弃。因此,在洗完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包括指缝等处,也可以用热风机吹干。实在没有条件时,可以将双手自然晾干。在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擦手毛巾,并经常清洗。

七、什么时候需要给孩子洗手?

1、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一定要督促和帮助孩子洗净双手:

2、每次吃饭前,或接触食物以前;

3、上卫生间前后;

4、与动物嬉戏后;

5、户外活动后或外出回家后;

6、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

7、双手有明显的污渍时;

8、与病人接触后。

八、怎样在频繁洗手的同时保护好手部皮肤?

经常洗手虽然有助于预防疾病,但也容易造成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所以,要在督促孩子洗手的同时,注意保护好他的手部皮肤:

1、用温度适合的水洗手,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选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或洗手液;

3、用纸巾或毛巾吸干双手,而不是用力擦;

4、洗完手后抹上护手霜;

5、经常帮孩子剪去指甲,清除指甲边缘的肉刺。

九、如果没有水,怎样保持双手干净?

有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旅途中,无法做到随时用干净的水洗手,这时可以使用湿纸巾、酒精擦手液等擦净双手。这些产品可以在商店买到,最好购买一些小包装的湿纸巾、擦手液,放在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和私家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让孩子爱上洗手的小窍门:

1、每天和孩子一起洗几次手,让孩子觉得洗手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2、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肥皂和毛巾,激发他使用它们的好奇心。

3、洗手时与孩子一起哼唱一定长度的歌曲,如唱一遍“生日快乐歌”,大约就是10~15秒钟,边唱歌边洗手,一举两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