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培养宝宝健康性别意识的4要素

来源:网络

培养宝宝健康性别意识的4要素

答案是:“从出生时开始。”也就是说,性别差异并不仅仅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赋予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期待,男孩与女孩,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地带着性别的标签按照其性别角色慢慢长大。

什么是性别角色?­即一个人所具有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更适宜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及行为方式等。宝宝的性别意识又包含些什么要素呢?­宝宝所需要学习的关于性别的知识、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逐渐形成都可归结于性别意识的范畴。

宝宝性别意识发展轨迹

4~12个月:学会了根据声音、发型简单地区分男性与女性。

14~22个月:男孩已表现出对卡车、汽车的偏爱;女孩则喜欢洋娃娃和其他柔软的玩具。

2~3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正确地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不过,让他们相信性别不能改变这一事实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对性别差异充满兴趣,但他们更喜欢与同性接近和玩耍,也会注意到异性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3~7岁:性别差异进一步显现,如在语言能力方面女孩优于男孩,在数学领域的问题解决方面男孩占优;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女孩更善于表达情感。他们越来越稳定地选择同性作为玩伴,对待异性常常不像对待同性那么友善。尤为有趣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性别角色的遵守近乎刻板,认为逾越性别角色的行为不能容忍,他们认为“男孩只能玩男孩的东西,不可以玩洋娃娃,否则就不受欢迎。”这与他们的性别认同有关,当他们把自己归为男孩或女孩,便以一种夸大的刻板来获得认知上的清晰和自我形象上的一致感。

8岁至青春期,孩子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开始变得灵活。男孩依然更偏好于男性特征的游戏和玩具,女孩则开始显现对男性化活动的兴趣。

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性别和性别角色,如何对待异性,这些是孩子们自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性别意识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感,相反,如果性别意识出了问题,又会倒过来降低孩子的自尊。总的来说,男孩子应该为自己是男孩而高兴,女孩子也应该为自己是女孩而自豪。父母则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对他/她的性别很满意。

4要素培养健康的性别意识

身体是令人快乐的

婴儿从出生起,就对父母的抚摸与拥抱感到快乐和满足,爱抚孩子的小脸,轻抚他的皮肤,专注地与他进行相互的目光交流,将宝宝抱在怀里,所有这些都向宝宝幼小的心灵灌输了这样的态度:身体是令人感到惬意的,抚摸别人以及被别人抚摸都将带来快乐。这是孩子学会认同自己性别的第一步。

两性是平等的

当孩子们注意到异性伙伴和他们不一样,比如穿着、发型、小便的方式等,要引导他们平等地接纳这种差异,消除“谁的更好”这一疑问,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要帮助孩子树立两性平等的观念,比如女孩喜欢运动,就鼓励她运动,使孩子懂得:喜欢就可以去做,并不因为他是男孩或女孩。

健康的性别榜样

如果家里拥有健康的性别榜样,孩子就能培养起健康的性别认同。这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有关,也与父母之间如何相处有关。现代社会虽然性别差异正在被缩小,母亲却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如果父亲每天来去匆匆,很少照顾家庭,而母亲感到委屈和气恼,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如果父母不仅对工作满意,且认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孩子就会从中受益。父母之间爱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也影响深远,当父母相互尊重、体贴,并坦然地表达爱意,孩子将来也会自然地向他所爱的人表达爱意。

不同性别,不同游戏

男孩子喜欢更具攻击性、更粗野的游戏,对肢体运动有着比人际交流更大的兴趣;女孩子则喜欢扮家家、做手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你发现儿子过多地待在家里,缺少更活跃的运动,或者和小朋友玩耍时,其语言表达、情绪反应如女孩子般琐碎、纤弱,或许,是父亲有些“失职”了,常和母亲在一起、父亲“失位”的男孩,其性别特征常常发展迟缓、不够鲜明。男孩需要在父亲带领下游戏和活动,父亲的理性、权威、粗犷及竞争性,是男孩子最需要学习的性别角色要素。女孩子倒并不缺乏性别学习的榜样,母亲、女老师(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女老师数量远胜男老师)常在身边。不过,女孩子经常跟父亲交流,也是相当有益的。

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对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孩子们还会做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父母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孩子的任何问题,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避免大惊小怪和过度反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