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小儿腹泻怎么办?

来源:网络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接下来的6~10月又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往往都会束手无策。那么,小儿腹泻怎么办呢?

医学界的儿科指的是0~14岁的儿童,在这期间,绝大多数还没有性成熟。所以,疾病的性别区分不明显。药物治疗都需要计算小儿的体重来给予。这些都是和成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什么是腹泻?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亲身体会。简单的说就是: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和大便不能成型,稀糊状或水样大便。跟咳嗽一样,腹泻也只是一种症状,一种许多疾病都会引起的症状。而这个症状又会造成危害,这和咳嗽又有点不同。急性腹泻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等严重危害。而慢性腹泻又会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等。所以,小儿腹泻就更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在小儿腹泻中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多数,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婴儿出生以后,人体的各个脏器和组织都是不成熟的,这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就拿婴幼儿消化道来说,胃酸不够酸,分泌的量又少,这会导致杀菌能力的降低;消化酶活性低,分泌少,就会导致消化能力的降低;而又由于婴幼儿生长迅速,对于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就高,就会导致胃肠道的负担加重;而神经系统的不协调,就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还有胃肠道免疫力低,肠道菌群失调等等,都是婴幼儿容易患病的内因。

如果不能母乳喂养,还会缺少母乳中的抗感染物质。现在已知母乳含有数百种成分,这岂是奶粉厂家能够制造出来。更何况里面还有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人体生长因子。就比如巨噬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分泌型IgA、IgG、IgM、IgD,糖蛋白阻止霍乱菌结合,粘蛋白防止伞形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结合,乳糖粘连蛋白防止轮状病毒结合等等。这些都不是人工喂养所能够替代的。人工喂养中还会带来乳品污染等等,这些就是外因了,也是非感染因素的外因。

在非感染因素的外因中,常常还有下面这些原因。比如食饵性腹泻(即喂养不当)、原发或继发双糖酶缺乏、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以及气候冷热等等。

【食饵性腹泻】

简而言之就是:吃的太多或者太少,不按照科学喂养,任意添加辅食等都会引起腹泻。如碳水化合物过多了,就会导致淀粉酶相对不足,造成消化不良,小儿粪便呈绿水样或糊状。蛋白质过多了,小儿粪便呈黄褐色稀水便,有刺鼻的臭鸡蛋味。脂肪过食,小儿粪便呈灰白色稀便,臭味较重。如何科学喂养不在本文讨论了。

【乳糖不耐症】

乳糖是牛奶和其他奶制品中的一种糖类。由于肠道内缺少消化乳糖的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活性弱,就会导致肠道内的乳糖产品积压。而乳糖产品是属于“高渗性”的,它会吸水,会把肠道壁内的水分吸出来,是为渗透。肠道水分一多,就会腹泻了。这也就是渗透性腹泻。所以治疗的方法就是给予不含乳糖或者含乳糖少的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以及去除了乳糖的配方奶粉。还有就是少量多次的喝牛奶,让胃肠逐渐去适应。

【牛奶过敏】

牛奶过敏的症状和乳糖不耐是有些相像的,都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但牛奶过敏还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和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症状。这是由于它们的发病原理的不一样所导致的。这些天的科普大家都知道了蛋白质是被肠道的酶消化成氨基酸后再吸收的,但仍有一些微量蛋白会不经消化即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这样的蛋白质就会成为人体的“过敏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当这种微量蛋白下次再进入人体时,就会和IgE结合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过敏症状出现。所以对于婴儿来说,最好的食品就是母乳,对牛奶过敏的婴儿要用其他食品替代,但不要用其他哺乳动物的奶(如羊奶),因为会发生交叉免疫。最好是植物蛋白(豆浆、豆奶)等等。停止服用3年后,可以少量再试。

小儿腹泻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在治疗上有一些新的观点。

1.

传统观念里急性腹泻时,要求禁食。但新的观念是鼓励继续喂养,除非小儿有剧烈呕吐或者进食以后腹胀、腹泻明显,可以暂时禁食4~6小时。

2.

应该少量多次的给予患儿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的食物。急性腹泻患儿以前已经添加过的辅食可以继续吃,但要避免油腻、脂肪类食物。没有吃过的辅食要等到腹泻痊愈以后再添加。

3.

迁延与慢性腹泻患儿由于肠黏膜病变导致微绒毛萎缩、肠上皮细胞受损、双糖酶缺乏,对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易造成对双糖(尤其是乳糖)不耐受,饮食中应去除双糖,选择不含乳糖奶粉或去乳糖豆奶粉(俗称腹泻奶粉)

4.

患儿脱水不严重的话,可以接受WHO推荐的ORS(口服补液盐),减少静脉补液的必要性。

5.

避免有腹泻就给抗生素的不规范治疗,因为这样的治疗既无效又会增加不良反应,而且还会导致细菌耐药。就算是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有些药对于小儿也是需要避免的。比如治疗细菌性腹泻效果很好的喹诺酮类药物,会影响小儿的骨骼发育,应该避免。

6.

大量的证据证明70%左右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肠毒素性大肠肝菌(ETEC)感染引起,不须用抗生素治疗,用好液体疗法患儿多可自愈。但还是有些医生对于病毒性腹泻喜欢用正作用不大,副作用很大的中药注射液,比如喜炎平。

7.

有文献报道认为补锌可减少粪便排泄量,减少腹泻次数,缩短腹泻病程,防止腹泻反复。

具体用法:

能进食后即予补锌治疗,6个月以上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下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

8.

其他药物。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思密达);肠粘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谷氨酰胺;脑啡肽酶抑制剂消旋卡多曲,能抑制小肠分泌功能。对于儿童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泻药物,可在24~48小时控制腹泻。

【总结】

在婴幼儿的喂养中提倡母乳喂养。这不仅体现在母乳经济和营养成分的均衡上,而且还体现着母乳的抗感染上面。母乳中含有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抗感染蛋白、溶菌酶、抗感染的游离脂肪酸、激素以及各种生长因子等等。所以,母乳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汁液,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厂家能生产出达到或超过母乳的产品。

如果母乳缺乏的情况下,人工喂养也是一种选择。但必须做到:科学喂养,合理加食;讲究卫生,避免感染。

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不求禁食,饮食消化;尽量口服,减少静脉;慎用抗生素,不用中药剂;蒙脱护粘膜,营养谷酰胺;消旋卡多曲,抑制肠分泌。最后补锌别忘记。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