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家长如何护理哮喘小孩

来源:网络

很多小孩会患有哮喘,有先天性的,有后天患上的。哮喘的小孩可不好带,因为小孩子年纪小,不懂得一些关于哮喘的基本常识,所以哮喘的小孩一定要时刻有大人呆在身边,以免发生突发情况,另外,家长们也要学会一些关于哮喘的急救措施,不至于在小孩哮喘的时候束手无策。

可能你不知道,哮喘的小孩在很多时候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小孩哮喘的时候,刚好没有带药物在身上,这时你应该要鼓励孩子敢于自己呼吸,令孩子自己克服呼吸的恐惧心理。

家庭护理,举足轻重

在促发哮喘发作的主要的因素中,由于外源性的过敏而造成的约占到29%,为此,当发现患儿患有哮喘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选择有过敏原测试的医院进行检测,以便于了解小孩对空气中那些物质会感到过敏。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的应该注意避免让患儿去接触这些危险的因素,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进行脱敏的治疗。

螨虫、花粉常是引发哮喘的“元凶”,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杀虫剂杀死室内可能致敏的螨虫。

2、室内不要铺地毯,床上用品不要使用毛毯及纤维纺织品。

3、常用温水擦洗床和席。

4、家有患儿的情况下不要在居住的环境内养宠物以及一些花卉植物。因为动物的皮毛、排泄物和唾液,以及植物分泌的花粉都是有可能让小孩感到过敏的。

5、室内的刺激物如烟草、家用喷雾剂、油漆等,应尽量避免让患儿接触。

食物过敏是哮喘的诱发因素之一。如果患儿对虾、蟹等过敏,家长就不要让他们摄入这类食物,平时可让他们多吃些豆类食品以满足孩子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能加重哮喘,应避免服用。

家长应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根据病情,医患双方联合制订缓解期和发作期的治疗计划,并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护。家长最好定期参加医院开办的哮喘学校、学习班、知识讲座等,并阅读哮喘的相关科普文章,以了解防治哮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让孩子学会在哮喘疾病发作的时候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急救的知识,比如,学习食用各种的定量雾化的吸入技术。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协助自己的小孩或者是自己几录小孩的患有哮喘的记录,包括发病的时间、症状、用药情况等等都要详细的记录下来,一边以后寻找规律更好的为小孩护理。

心理辅助,不可或缺

哮喘是与心理应激相关的一种躯体性疾病,即心理应激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而哮喘发作时的喘憋、紧张、濒死感,又会反过来刺激患者产生心理应激,使其精神紧张、恐惧、抑郁、沮丧,进一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哮喘易于发作,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必须对患儿多做安慰、鼓励、解释工作。

家长应设法引导患儿,消除他们对哮喘及其用药所产生的顾虑和恐惧感,鼓励他们自信自强,乐观豁达。

一方面要避免对患儿产生厌烦和歧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溺爱他们。

不要经常询问孩子是否不舒服,或常说是否感觉要发病等暗示性话语,以免造成患儿精神紧张,诱发哮喘。患儿感到胸闷憋气,出现发作预兆时,可鼓励他尽量放松,如采用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等。

秋冬季节 儿童哮喘的预防

支气管哮喘是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可于任何年龄发病。

支气管哮喘多于幼年开始患病,青年也有,老年也不少。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有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诱发,有感冒后诱发,有饮食因素如吃虾、蟹和一些调味品诱发,有环境因素如粉尘、螨、油漆、各种化学物质及花粉、药物等诱发。但为什么有些人患病而另一些人不患病,这就是由个体体质的不同决定的。

家长在生活上要仔细观察小孩每次支气管哮喘发作是什么诱因,如果是饮食引起的,以后不能再吃这些食物。如果是买了新玩具引起的,就得换另一种玩具。

如果是家里种了新品种花草引起的,就要避开。如果是经常感冒诱发的,就要预防感冒并及时治疗。总之,支气管哮喘病因多种,需要家长细心观察想法避免。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多数在秋冬季节,夏季较少,故夏季称为缓解期。许多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会找医生给予治疗,但服药后症状改善,没有痛苦就不再来找医生,从而忽视了缓解期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年龄、性别,还有患者发病时间、个体差异、配合程度等定出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以喘为特征,但最近几年以无喘型哮喘,即以咳为主的哮喘患者不少。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及不停咳嗽,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多发病于秋冬季节,经验不足的医生易误诊。

其实,支气管哮喘是可以治愈的。儿童期哮喘要抓紧治疗,急性发作期解除痛苦后,缓解期要巩固疗效。如观察3~5年无哮喘发作,才算治愈

在学会护理小孩哮喘的措施以后,想要孩子尽快的拜托哮喘,那么除了平时的药物治疗以外,要多鼓励小孩自己敢于去呼吸,只有克服了呼吸的恐惧心理之后才不会一直都不敢呼吸,一直的依赖药物的治疗,这样小孩子才能更快的拜托哮喘。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