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孩子肢体疼痛的3个疾病信号

来源:网络

孩子肢体疼痛的3个疾病信号

孩子肢体疼痛的3个疾病信号

做位称职的妈妈,要学会读懂孩子肢体疼痛的“信号”,才不会一惊一乍,动辄就惊慌失措地把孩子带到医院,也不会让真得了重病的孩子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运动损伤

局部肿胀越动越痛,由于孩子的活动量大,骨骼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只要遭受过度的撞击,很容易就会造成骨折。再加上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骨折是最容易被误诊的项目。或是孩子喊痛,家长误以为是普通的扭伤,时常有孩子骨折数日后才被家长送来。

如何判断孩子出现骨折?如果儿童因户外活动摔伤,导致肢体局部出现肿胀、发烫、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等情况,即可能发生了骨折。如果孩子感到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就应该先用X光仔细检查疼痛部位,以查明是否有骨折或脱臼。专家介绍,儿童运动损伤造成的疼痛和生长痛与骨肉瘤的疼痛有个明显的不同,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不动不痛,一动就痛。

骨肉瘤

夜痛明显并逐渐加重,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发于8-25岁的青少年,严重威胁青少年生命。骨肉瘤多发于四肢,发展迅速,病程短,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据了解,骨肉瘤目前的发病率已经占据儿童肿瘤的15%-20%。

从多年的临床经验出发,专家指出膝关节是骨肉瘤最常出现疼痛的部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活动量大,关节部位出现疼痛往往归结为运动损伤,关节疼痛不易让人联想到骨肉瘤,但是疼痛却是骨肉瘤的一个主要症状,尤其是夜间疼痛加重就应警惕骨肉瘤。

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长,所以肿瘤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人误诊为生长痛,或以为是一般的关节炎、运动损伤等,家长很少会因为孩子关节疼痛而联想到肿瘤,这种轻微的疼痛常常被忽视而未引起家长的重视,病情被耽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如果青少年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增高,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如果定不下来就需要作CT检查,最好是找专科医生以排除肿瘤。

由于许多家长和非专业医生对骨肉瘤缺乏认识,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又不太明显,导致60%的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50%的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30%~40%左右的肉瘤患者曾遭遇过误诊,误诊误治将使病情进展。林教授指出,如果小朋友出现腿痛3周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夜间疼痛明显,出现走路困难,就要高度警惕该病的存在,及时针对疼痛部位拍片检查,排除肿瘤可能。

生长痛

发作断断续续时间短。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该睡觉了,孩子却开始哭闹喊腿疼,非要妈妈揉一揉。回想一番,白天没磕没碰,仔细检查也没有异常。最终还是放心不下,赶紧奔医院检查,医生多半解释说一切正常,只是“生长痛”罢了。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一般认为生长痛的病因与骨骼生长迅速有关,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四肢长骨周围神经、肌腱、肌肉生长相对较慢,因而产生牵拉痛。儿童过度活动,或发育中组织代谢产物过多,引起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从而造成肌肉酸痛,也被认为是儿童出现生长痛的原因。

生长痛的特征多为下肢疼痛,为膝、小腿和大腿前面等,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疼痛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现象。最大特点是几乎都在晚上发生。白天就算感到不舒服,孩子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

生长痛一般一次发作只有十几到二十分钟,不过也会有孩子为吸引父母关注,长时间喊痛的可能。生长痛无明显的外伤史,痛无规律,突然出现,较短时间内缓解,儿童可能前一晚上哭闹诉痛,次日便无痛完全正常,数月下来也未见肢体有任何异常。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