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皮测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来源:网络

一般来说,黄疸都是通过皮测来判定黄疸值的,而不少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会通过皮测来判断黄疸的指数的,而不少人都是不知道皮测黄疸正常值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关于皮测黄疸正常值的基本信息,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一下。

黄疸指数,简称胆红素的浓度。黄疸指数12毫克/100毫升,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有12毫克的胆红素。

宝宝因为肝脏功能还没有发育好,在出生的第一周内足月产的宝宝有百分之六十会出现黄疸;早产的宝宝则有百分之八十会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即出生后胆红素的生成过多而代谢和排泄能力低下,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暂时性的、轻度的黄疸过程,称为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一般无不适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µmol/L(12.9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③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26µmol/L(1.5mg/dl);④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µmol/L(5mg/d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

生理性黄疸存在个体差异,也因种族、地区、遗传、和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如东方人比西方人高,母乳喂养儿较人工喂养儿高。临床在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时,除血清胆红素为重要诊断依据外,必需结合病因和临床表现。早产儿在缺氧、酸中毒、低体温、喂养过迟等情况下血清胆红素虽在正常范围内,已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应视为病理性黄疸。另有部分新生儿血胆红素已达高胆红素血症,却找不出任何病因,有可能仍属生理性黄疸。因此对血胆红素>;6~10mg/dl的婴儿,均应仔细认真分析查明原因,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治疗光照疗法(phototherapy)

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胆红素能吸收光线,以波长450~460nm的光线作用最强,由于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nm之间,故认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绿光波长主峰在510~530nm之间,由于皮肤的光学特性,波长较长的光易于穿透皮肤,绿光较蓝光更易穿透皮肤。有研究报道光疗最有效的光源是波长较长的蓝-绿光(490~510nm),能对胆红素转变成光红素起到联合效应。目前使用的光源有荧光灯、光纤毯及发光二极管等。

光疗方法有双面和单面光疗:①单面光疗:用蓝色或绿色荧光灯6-8支,呈弧形排列置于患儿的上方,灯管距患儿正面皮肤25-875px左右,患儿裸体睡于中央(保护好眼部和生殖器)。单面光疗仪有固定于暖箱和移动式两种,多用于不宜双面光疗的患儿,例如在开放辐射台或闭式暖箱中的患儿。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又不宜接受双面光疗者,除上方单面光疗外,可在患儿两侧增加单面光疗加强疗效;②双面光疗:光疗箱内上下各设置一组蓝光灯,婴儿位于上下光源当中。目前多数采用双面光疗,因被照射面积大,疗效优于单面光疗。现国内普遍采用的是双面光疗箱,箱温可根据需要设定,能保证相对恒定的温度,箱温过高或过低可报警。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故光疗时注意补充生理维持液体。

光疗期间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光疗后胆红素值复升达干预标准时再进行光疗,直至胆红素水平下降并稳定在安全水平。

光疗相当安全,虽有副作用,但一般并无危险。常见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因为光能穿透薄的阴囊皮肤,甚至到达卵巢,虽然有限深度引起生殖腺损伤的可能性极小,但光疗期间要用尿布遮盖生殖腺。由于强光线照射能够损伤视网膜,结膜充血、角膜溃疡等,故光疗时必须用眼罩保护眼睛,只要做好保护,并无影响。

交换输血

换血是治疗高胆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可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换血偶有心脏停搏等危险,并有继发感染可能,所以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除上述特殊情况外,换血还用于G-6-PD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严重高胆。

2001年制订了我国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包括光疗和换血的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以不同日龄的胆红素值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此方案是在借鉴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黄疸管理指南基础上,结合我国情况所制定的。[1]

编辑本段预防预防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环节是生后对黄疸的监测和出院后有效的随访,对于在医院分娩出生的婴儿,大多数医院能够做到对黄疸的常规监测。目前发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病例常为出院后未进行适时、有效的随访,在目前大多数父母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和知识较缺乏的情况下,各级医疗机构应进行新生儿黄疸知识宣教,普及黄疸相关常识,例如如何辨别皮肤黄疸的轻重,达到什么程度需要到医院随访等等。如果对黄疸监测和随访工作能够做好,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其引起的核黄疸和神经系后遗症绝大数是可预防的。

上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了关于皮测黄疸的正常值,对于新生儿的身体情况,我们是要多加注意留心的,大家若是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更多的资料,祝大家生活愉快!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