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小孩尿液有泡沫的原因

来源:网络

“现在小孩子得肾病的越来越多,不知道究竟跟什么有关?”“对于小儿肾病究竟该如何预防并及时发现?”……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一一揭晓“谜底”。

现状

家长忽视对孩子尿常规的检查

郑州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刘翠萍介绍,如今很多家长很忽视对孩子尿常规的检查。“比如大多数家长很关注孩子缺不缺钙,于是经常会给孩子查微量元素,但对孩子尿常规的检查却不怎么在意。”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肾病往往被认为是成人病,但事实上,幼儿和儿童不仅可能会患上肾炎、泌尿系感染和尿毒症等,有些肾病甚至比成人还多见,如肾病综合征、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紫癜性肾炎等。

另外,一些儿童患有先天遗传性肾脏疾病,可危及生命。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肥胖相关性肾病、高血压肾病也变得很常见。

误区

吃盐多少跟得不得肾病没直接关系

说到肾病的发病诱因,刘翠萍说每种类型的肾病发病机制各有不同,诱因也很复杂,很难说明白。但从临床上看,肾病大多都有遗传背景,虽不能说跟遗传有直接关系,但家族中如有患肾病的人,其孩子患肾病的概率就会加大,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也是肾病的诱因。

此外,感冒也是肾病的一大诱因,千万不能忽视。“比如肾炎就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刺激自身机体的免疫系统后引发的肾脏炎症。”刘翠萍说,人体感染病毒或细菌后,刺激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在自身免疫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中,就表现为肾炎,感冒的次数多,得肾炎的概率就大。

对于吃盐多诱发肾病的说法,刘翠萍解释道:“孩子吃盐多少跟得不得肾病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摄入盐过多,对血压会造成影响,而血压高对肾会产生直接影响。另外,有些家长认为1岁以前的宝宝不能吃盐,否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产生不好影响,这种想法大可不必。”

观察

孩子尿液是否泡沫多、不易消失

刘翠萍表示,孩子很少会主动诉说乏力、腰疼、水肿、尿液改变等不适症状,因此儿童肾病很易被漏诊,再加上家长对小儿肾病警惕不足,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最好一年给孩子做1~2次的尿常规检查,这也是预防肾病最直接的办法。

另外,家长平时可以多观察孩子的尿液。“一般来说,观察孩子的尿液是最直接的办法,但很多家长往往不会注意。如果孩子的尿液泡沫多,且不易消失,就要怀疑其尿蛋白的指标是否异常,并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对于肾病,大多数人都觉得不易治愈。刘翠萍介绍,只要家长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孩子康复不是难事。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对肾病患儿切记“三大法则”。

第一,少吃盐。刘翠萍介绍,当孩子出现蛋白尿、浮肿、高血压时,饮食中应少盐。“当然,少吃并非不吃,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来看,如果身体指标正常,也可正常饮食。”

饮食上除了少吃盐,还要注意多食低蛋白、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鱼、蛋、牛奶等蛋白含量高且易吸收的食物,不吃过于油腻和油炸类食物。

第二,不能劳累。刘翠萍介绍,患肾病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休息,因为过于劳累很容易导致肾病复发。“当然,当病情稳定后,适当的锻炼还是可以的,只要避免剧烈运动就行了。”

第三,避免感冒。因为感冒是肾病很重要的诱因之一,因此刘翠萍建议家长,注意为孩子保暖,避免受凉,减少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各种感染,应及时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以及早控制感染。

孩子尿尿有泡泡,警惕小儿肾病信号

门诊上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早上起来时尿尿有许多泡沫,眼睑浮肿,像“肉眼泡”一样,初时还以为是熬夜引起,但很快出现下肢水肿,紧接着就是腹水与全身水肿。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指出,尿液异常和眼睑浮肿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家长一定多加注意,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

孩子尿尿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各种含氮物质及矿物质,同时它的浓度随个人喝水量的多寡而有差别。一些孩子站着尿尿,比较容易有泡泡;水喝的较少的人,尿的浓度高,比较容易有泡泡;早上的第一泡尿,也比较容易有泡泡。以上几种情况,小便有泡泡是正常的。

尿泡沫增多和肉眼泡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

但是如果孩子的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并且经久不消,很可能是由于尿中的蛋白含量增高。尿液的颜色发黄、红、暗,或者像茶叶水、洗肉水、烟灰水一样时,这往往是血尿的表现,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此外,还有一部分患儿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时会出现眼睑水肿的情况。近几年来,儿童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肾病患儿若不能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转为慢性肾病,并会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出现尿毒症,以致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医生表示,如果早上起床后发现宝宝眼睑有轻度浮肿,颜面部、双下肢浮肿,几个小时后消退,此时就应去做尿液检查以区分是否有肾炎。同时还要在患儿感冒、发烧后最好查尿,因为如果患有肾脏疾病的儿童在感冒发烧时感染扰乱机体免疫功能,机体代谢加快,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而促使免疫出现紊乱,容易出现尿检异常,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尿常规检查说明什么问题

肾脏一旦出现问题,最早能从尿常规中反映出来。尿常规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是一项简单又准确的筛选性检查,常可提供泌尿系统疾病的线索,对早期诊断有帮助。尿常规不但可以反映尿中的酸碱度、比重等,而且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更能进一步提示该患儿需进行有关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追踪、随访,以免延误病情。分析尿液成分的变化为肾脏病变和功能状态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诊断提供依据。

除发热外,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均提示肾脏泌尿系统存在疾病可能,在首次尿常规检测异常者应进行第二次尿液检查,如先后二次检查均有异常,应赴有关医院肾脏专科咨询或就诊。尿中出现红细胞增多常说明泌尿系统有肾脏疾病如IgA肾炎等;白细胞增多说明有炎症(尿道感染),尤其女孩更应重视。大量蛋白尿如伴有高度浮肿,可能有肾病综合征存在,不可忽视。

男孩上课为什么总说要尿尿?

11岁男孩明明(化名)

最近上课总是坐不住,控制不住要上厕所,不仅如此,明明最近狂能喝水,一天能喝3热水瓶的开水,这让家长很诧异,于是带他到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确诊患上的是比较少见的“尿崩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金晖副主任医师表示,小孩若有尿多、爱喝水、容易口渴的表现,极可能患上尿崩症。

尿尿 宝贝每天告诉你的“健康情报”

吃喝拉撒睡,是小宝贝出生后的主要活动,其中“撒”是宝贝每天多次的“必修课”,宝贝撒尿的情况能传递出身体内的很多重要“健康情报”,妈咪们可要认真观察宝贝的尿量、尿色、尿次数、尿味及自主排尿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宝贝的健康状况。

不良习惯可导致儿童肾病 专家建议每年做尿检

儿童肾脏病患者增长趋势明显,但因隐匿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家长忽视。专家建议,小孩最好每年做一次尿检,既简单方便,又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