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宝宝病毒感冒怎么办

来源:网络

宝宝病毒感冒是最令家长烦恼的一件事情,很多家长这时候不知所措,那么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这是很多家长都非常想知道的,对此我们也帮助大家咨询了内科方面的专家,来听听他们对此是怎么说的,大家可得认真往下看,看完就明白怎么治疗了。希望通过小编整理的内容,爸爸妈妈们都有所了解和收获。

分清普通感冒和流感

由于近期昼夜温差较大,感冒患者明显增多。对此,专家指出,秋冬季节是季节性感冒高发期,每年这个季节咳嗽、感冒的患者都不少。一些患儿家长比较敏感,对普通感冒和甲流认识不清,所以才感到紧张。

专家告诉记者,普通感冒和流感不是一回事,在临床症状上也有很大区别。普通感冒为上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中80%-90%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余可能是细菌、其它微生物等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临床轻症主要表现为流清鼻涕、鼻塞、喷嚏,也有的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很多患者不发烧。

而流感的临床症状为发烧、早期畏寒、头疼、咳嗽、关节疼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状。而大部分人出现的流鼻涕、打喷嚏等其实只是普通感冒的症状,只要对症治疗就可以,患儿家属不必过于担心。

不过,专家提醒,由于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的症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判断是否患上甲流须经过实验室检测。因此,如果出现流感症状,要去医院通过科学手段检验病毒。

病毒感冒别用抗生素

现在,很多家长带感冒的孩子去医院都有双重担心:一方面担心不去医院耽误了孩子病情,另一方面又担心去医院交叉感染,导致孩子疾病加重。

专家指出,一般感冒不建议去医院,现在医院都人满为患,长时间候诊以及输液时中都极可能出现交叉感染。如果孩子出现发烧,38度以下不建议用药,可以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来降温,同时让孩子多喝水、多排尿,把体内毒素排出去。发烧38.5度可以给孩子吃点退烧药,发烧39度就需及时去医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不要用抗生素,不然不仅无助于感冒的痊愈,反而使体内肠道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易引起霉菌感染。

分清感冒类型 合理用药

专家提醒,虽然感冒是一般的疾病,但如果治疗不好,可以发展为喉炎、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并发心肌炎,严重的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危及生命。从中医上讲,感冒一般又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如果伴有兼证则又分为感冒夹痰、感冒夹滞、感冒夹惊,因此必须要注意小儿感冒的类型,科学合理用药。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怕风、有汗或无汗、头痛、结膜充血、鼻塞流脓涕、打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口渴咽痛、咽红或肿、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因此治疗需要疏风请热,宣肺解表。宜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如维C银翘片、银翘散、桑菊感冒片、板蓝根冲剂、小儿清咽冲剂、风热感冒冲剂、感冒退热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风寒感冒:多见于感冒初起,发热怕冷(以怕冷为主甚至寒战)、精神倦怠、发热较轻、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有痰、痰液青稀、咽喉发痒不欲饮、咽红不显著、舌苔薄白。因此治疗需要疏风散寒,宣肺解表。宜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防风通圣散、荊防败毒散、感冒软胶囊,风寒感冒冲剂、小儿清感灵片。

暑湿感冒:多见于暑天的感冒,表现为高热无汗、头痛困倦、胸闷恶心、厌食不渴、呕吐或大便溏泄、鼻塞、流涕、咳嗽。舌质红,舌苔白腻或黄腻。治疗宜清化湿热,解表宣肺,多因为夏季潮湿炎热,贪凉(如空调屋温度低)或过食生冷,外感表邪而发病。宜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药物,如藿香正气口服液、金银花露、香苏正胃丸。

外感夹滞:有感冒的症状,高热咳嗽、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呕吐物酸臭、腹胀喜俯卧、大便酸臭,可能有腹泻或者大便秘结,舌苔厚腻。因此治疗需要清热化滞解表的药物,如至宝锭、保和丸。

外感夹痰:具有感冒症状,同时咳嗽严重、喉中痰鸣、舌苔厚腻。如果感冒偏于风寒者,应该用辛温解表,宣肺化痰的药物,但是一般小儿所受的表寒很快化热入里,所以可以使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如果感冒偏于风热者,就需要辛凉解表,宣肺化痰的药物,如百寿丹。

外感夹惊:除了具有感冒症状外,高热、烦躁不安、夜眠不实、谵语惊惕甚至惊厥。舌红,苔黄。治疗需要清热解表,安神镇惊的药物,如小儿金丹、小儿回春丹等。

现在我们知道了宝宝病毒感冒是需要分类型进行治疗的,因此宝宝得了病毒性感冒的话必须先看看是什么类型,然后选择对应的方法进行治疗。病毒性感冒只要发现得早,还是能够尽快治愈的,就怕一些家长发现得很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