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婴儿缺乏安全感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来源:网络

宝宝对家长的依赖让家长心中感到甜蜜,但是有的宝宝已经一岁了,还是非常喜欢赖在妈妈身边,跟妈妈寸步不离,让妈妈们可是苦恼不已。作为妈妈的心情是非常的矛盾,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开始学着自己去面对一些情境,其实,这可能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宝宝为什么缺乏安全感?怎么给宝宝安全感呢?

1、安全依恋感建立于一岁半前

饿了有得吃,渴了有得喝,从孩子一出生,养育者就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有求必应”的状态一直持续,就会使孩子对养育者形成基本的信任感。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建立基本信任感是一岁半前的婴幼儿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安全依恋感(即寻求与保持和养育者之间身体亲密联系的倾向)才会随之而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养育者都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在某些时候可能产生误读,譬如宝宝因为饿而哭闹,养育者却以为他要拉尿,这就会使宝宝产生一些不信任感。“需求”和“满足”之间存在小小分歧其实是恰当的,过于周到的照顾对宝宝反倒没有好处。但若分歧较大,譬如有些年轻妈妈不懂得照顾宝宝,或者因为身心疲惫、压力大而无心顾及,又或者对宝宝的态度一会亲热一会冷淡,都会导致宝宝产生不安全感,具体表现为喜欢啼哭、不敢探索、语言及行动发育缓慢、看到陌生人紧张等。

2、应对不安:陪伴,但不骄纵

那么,是不是当宝宝啼哭、不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父母就应该表现顺从的态度呢?专家认为,对婴幼儿不安全感的表达和单纯的撒娇耍赖还是要区分对待。

首先要强调的是,从出生到一岁半内,宝宝是需要父母或养育者陪伴的,这种陪伴应该是让宝宝一直处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即使会和父母耍赖,一般也不要求作严格的纠正。但是,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宝宝在正常时期独立性的培养。除非是宝宝生病了,打针吃药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需要父母的呵护抚慰,此时多抱一抱很有必要。否则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如果父母还成天抱着哄着,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父母应该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励宝宝多探索新事物,尤其对于依赖性强的宝宝,更应该通过玩具、游戏以及与其他宝宝的互动制造感官刺激。或许有的宝宝适应力比较差,可以慢慢引导,不用心急。但如果宝宝只是一味耍赖,切记不能骄纵,应采取“在场不关注”的方式,虽然陪伴但不理睬,甚至可以表现出不高兴的模样,让宝宝“知难而退”。

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心软,总是顺着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反而不利于宝宝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宝宝安全感的建立需要爸爸妈妈共同的努力,作为爸爸妈妈要多多鼓励宝宝去探索新的环境,让他有更多的感官接触,这样会有效地促进安全感的建立。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