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小儿退烧的物理方法有哪些

来源:网络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发热其实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所以小儿发烧不容忽视,那么,小儿退烧的物理方法有哪些呢?

1,泡澡(但要没有感冒只是单纯的发烧)

体温37到38℃时:不必着急退烧

发烧本身又帮住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时不必急着退烧的。盲目退烧往往引发很多不良反应,由于退热快、出汗多,易导致虚脱、循环系统的问题。

2,用纸巾加厚吸足水在额头心脏位置放一块,其他部位用热毛巾擦。

温38到38.5℃时:全身温水拭浴、多喝水

3,体温39℃以上时:加用冷水枕

可在使用退烧药的基础上加用冷水枕,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温度也不会太低,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但不建议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体温超过40℃时:温酒精拭浴

用温酒精擦浴可降低全身的温度,要注意一定要用“温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到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宝宝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到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且体温超过40℃以上不易退时使用。

寒颤时:适当增加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出汗时:适当减少衣物

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小儿退烧的物理方法有哪些?上面的内容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婴儿体温升高的情况,但是,婴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妈妈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婴儿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希望以上介绍的小儿退烧的物理方法可以帮到妈妈,如果给宝宝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后,宝宝还是持续不降温,那还是得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哦,千万不能耽误了宝宝的就医最佳时间,以免危害宝宝的身体健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