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婴儿吐吐沫是怎么回事

来源:网络

婴儿因为身体抵抗力低下,以及各种身体机能需要发育,所以总是会有不同的表现,婴儿吐吐沫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就是单单的一种婴儿吐吐沫,也总是很多种的表现。那么,婴儿吐吐沫是不是正常呢?如果是不正常的话是什么情况导致的呢?婴儿吐吐沫要治疗呢?为此,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的知识。

宝宝吐泡泡要留心于

唾液分泌量增加引起的吐泡泡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还不成熟,唾液分泌量少,3-4个月唾液腺开始发育,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是,此时宝宝的口腔相对较浅,吞咽能没有发育完善,闭唇和吞咽的动作不协调,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所以容易出现流口水和吐泡泡的现象。无需治疗,会自行消失!

肺炎的症状

婴儿尤其是月龄小的,肺炎的症状很不明显,一般没有咳嗽的情况,体温不升高,甚至低于正常!有时仅仅能观察到的是“口吐泡泡”的现象,或者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从以上特点看,如果宝宝有吐泡泡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如不满三个月,很有可能是肺炎症状;如在三四个月,则多是正常的。判断是否有肺炎迹象可以从宝宝的呼吸、进食、精神状态、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状况来近一步判断,以进一步决定是否要去看医生。

婴儿肺炎的特点与治疗

关于肺炎

宝宝还没有出满月,就得了肺炎,整整1个月才好。现在分析原因,主要还是我与他爸是大莱鸟,没有经验,疏忽了一些明显的症状。

1、喘鸣(痰鸣)

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喘鸣,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宝宝常常憋得喘不过气来,我只好从凌晨2点以后要抱着他睡,因为倾斜的角度会使他舒服一些,这样的情况,没有持续两周,在我的坚持下,终于去医院了。医生说是肺炎。不过要与先天性缺钙,喉喘鸣相区别

2、吐沫

新生儿期,肺炎的又一明显的症状,就是嘴里吐沫,很像吐泡泡,特别是在宝宝睡着的时候,通常肺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吐沫。当然这里不包括3个月以上的婴儿,因为3个月以上的宝宝他们有唾液了。开始长乳牙了。

3、呼吸次数

肺炎时的宝宝呼吸次数明显增加,新生儿期的宝宝安静睡眠时,呼吸次数不要超过40次,40-50次需要到医院诊断,要么是流感,要么就是肺炎。婴儿期的宝宝随着运动量的不断增长,呼吸次数也不断减少,通常以不超过40次,来衡量,不过现在我的小宝宝平日睡觉时,也只有20-25次,因为他已经一岁了。

4、呼吸方式

深式呼吸,也叫腹式呼吸,在呼吸时胸部深深的凹了下去

5、吐奶(吐水)

主要是以吐奶为主的表现,没有经验会以为把空气吃进了肚子,然后几天连“水”也吐了,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呕吐的方式是“喷射”性的,区别于溢奶。

6、听音

听诊器听宝宝的肺部,普通感冒“呼吸音粗”,肺炎“干罗音”“湿罗音”,通过治疗变为“中小水泡音”然后有所好转变为“呼吸音粗”然后康复后听音是“未见明显异常”

注意事项:

小宝宝得了肺炎通常没有发热或者发高烧的情况,咳嗽也比较少,特别是新生儿的肺炎,咳嗽就更不明显,他们往往会把痰,咽到胃里,然后由大便排出来,所以,得了肺炎的宝宝大便会有些稀。我通常喜欢用数呼吸的方法来判断宝宝的发病情况。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

1、西医,要用足量的抗生素,通常需要用8-14天,特别是等到听音“呼吸音粗”后再用2-4天抗生素,来进行维持治疗。

2、中医,中药进行化痰治疗,因为有痰淤积于肺部,肺炎是不容易好的,通常要喂4-6付中药进行化痰,往往放在抗生素治疗后。这时宝宝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吐痰,一大口一大口的痰,什么时候痰吐出来了,这一天都会很轻松。

3、益生菌,益生菌配合辅助治疗,在使用抗生素4-7天后,宝宝会出现肠道菌群紊乱的腹泄,这时需要进行益生菌配合辅助治疗,通常在打过抗生素2-4小时之后服用,与奶一起就可以。这一些相当重要,有一些宝宝肺炎没有治好,拉肚子又开始了。

愈后:

婴儿期的肺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基本不留后遗症,一年内反复出现的也很少,不过往往妈妈会由于宝宝这次大病,会更加小心的照顾宝宝,反而起到了不好的作用。进行冷空气锻炼,现在这个季节最好,天天户外进行3小时以上的玩耍,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洗澡,对宝宝也同样有好处。

以上就是关于婴儿吐吐沫的介绍。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婴儿吐吐沫有的情况是正常的,所以新手爸妈需要及时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婴儿吐吐沫情况严重,最好是及时的就医。就算是要给宝宝服用药物,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经验性的使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