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初生婴儿脐带护理及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

对于很多的家长都特别重视自己出生婴儿的脐带护理,因为很多的家长都知道,如果自己孩子的脐带护理不够到位,那么就特别容易造成脐带部位的感染,所以很多的家长想全面了解一下出生婴儿脐带护理以及注意事项,下面就做了具体介绍,你可以充分了解一下。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经过医生的检查,健康状况良好的宝贝就可以很快的送到妈妈的身边了。在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如果脐部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脐血管的断口处并进入血循环,就会引起菌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菌血症会很快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医护人员会很细心的进行消毒等措施,并且会细致的教会宝宝的家人如何护理好脐带。当回家了以后,父母就可以正确的护理照顾,直至脐带干燥脱落为止。

(1)每天清洁小肚脐

刚出生的小宝宝,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

脓液。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方法是:每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

(2)保持肚脐干爽

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3)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

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4)如果脐带不脱落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2周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5)如果脐带有分泌物

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速肚脐的愈

合。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带宝宝去医院。

(6)如果脐带发红

脐带残端一经脱落,肚脐就形成了。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是,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初生婴儿脐带护理及注意事项,很多的家长已经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充分了解了初生婴儿脐带护理以及注意事项,所以在充分了解以后,为了保障自己孩子的脐带部位健康,就必须要做好护理工作,而且对注意事项全面了解,这样才能保障孩子脐带部位更健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