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来源:网络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1、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2、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口腔护理:(1)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2)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4、皮疹护理:(1)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2)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3)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4)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7)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5、消毒隔离:妈咪发现宝宝患手足口病了,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要隔离两周。宝宝用过的玩具、杯具以及其他的一切都要彻底的消毒。可以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后,用清水洗净,不宜浸泡的东东可以在阳光下爆嗮消毒。

6、发热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程度的热,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妈咪可以让宝宝多喝水,加速新陈代谢。要是体温超过了38.5℃,就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退热药了。

7、皮疹护理:宝宝穿的衣服、被子要干净整洁,衣服应该宽大柔软,还得经常更换。妈咪要定期修剪宝宝的指甲,必要时还可以把宝宝的小手包起来,以防他抓破皮疹。如果宝宝的小屁股也有皮疹,那么妈咪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小屁屁清洁干燥哦。

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按医嘱吃药,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1、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肠道病毒71型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肠道病毒71型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2、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2期、第3期。

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1)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2)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3)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4)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5)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

(6)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3、治疗要点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从第2期发展到第3期多在1天以内,偶尔在2天或以上。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为数小时。因此,应当根据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