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日常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方法

来源:网络

圆圆3岁了,说话还是磕磕巴巴。在家里,他要是要什么东西,就用手一指,家人就给他拿去。遇到比较复杂的需求,表达不清楚的时候,急得两手直比画,就是表达不出来。妈妈看着他就着急,想不明白他的嘴怎么这么笨­

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

3岁多的小颖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和溺爱,要什么东西只需手一指就能得到,而错失了语言发育的机会,连一个完整的词语也说不来!经过医生检查,小颖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都正常,但词汇量严重缺乏,已经属于严重的语言发育迟缓。专家指出,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宝宝学说话将会变得迟缓。

宝宝从出生起,大人就要多跟他讲话,形成一种语言环境,1岁以内都是宝宝的语言发育准备期。1岁以后,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说话,在做每个动作时都结合语言,更利于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比如,抱宝宝去睡觉时,对宝宝说:“现在要睡觉了。”这个过程是教会孩子理解动作,最终内化成语言表达出来的重要方式。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刺激宝宝讲话。比如,宝宝指着橘子,表达出了要的意思。妈妈把橘子拿过来的时候,最好蹲下来让宝宝看到橘子,然后对宝宝说:“给你,橘子。”这样,宝宝既听到了声音也看到了大人的口形,模仿起来就比较容易。妈妈最好卖个关子,对宝宝说:“橘子。”当宝宝说出橘子这两个字后,妈妈就可以把橘子给宝宝了。

当宝宝对着玩具等物品自言自语的时候,妈妈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宝宝在练习说话呢!6岁前,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2—3岁是宝宝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宝宝对语言的听觉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错过了这个时期,大脑左半球掌管语言的区域没有获得充分发育,会造成宝宝语言发展能力缓慢或者停滞,有的一生都将难以弥补。

科学研究表明: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造成宝宝心理上的某种缺陷,使脑部发育出现障碍。

进人口头语言发展敏感期的宝宝,无论是语言理解能力方面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爆炸式的发展”,能说出大量“三词句”,到了3岁,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已具相当水平的“语言交流者”。

宝宝特别想跟人沟通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就会对着玩具说话。在宝宝的心里,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能听懂他在说什么。所以,他才会跟玩具说得滔滔不绝。当宝宝开始跟玩具说话的时候,妈妈可以附和宝宝几句,从而把交流引导过来,尽可能地多向宝宝传递一些正面信息。

宝宝跟玩具说话,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跟宝宝沟通的时间不够。对着玩具说话的宝宝,常会发展成不愿或不会和他人交流。虽然进入青春期后,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但长大后仍然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如果发现宝宝经常对着小玩具、小动物说悄悄话,家长应该意识到他们有交流的需要,要多和宝宝说说话。多带他们外出活动,多去有同龄孩子的亲戚朋友家串门,让宝宝自己去沟通,享受交友的乐趣。

创造语言发展的机会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妈妈从小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的语言成长环境,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创造能力都会很强。

1、教宝宝重复记忆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下进行的。

很多幼儿图书都配有图画,妈妈可运用这些图画,训练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宝宝一起翻开书,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向宝宝讲解:“母鸡带着鸡宝宝找小虫。”“小白兔在吃红萝卜。”“树上的小鸟在唱歌。”相同的内容,妈妈重复讲多次才有利于宝宝掌握,因为人的知识是大脑神经元连接的结果,当你重复知识的时候,这种连接会加强,最终成为永久的知识。

当出现某种情境,宝宝理解了,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妈妈可以先说然后让宝宝模仿:“阳阳想小姐姐了,来玩会。”“阳阳咳嗽了,不能吃甜点!谢谢叔叔。”妈妈还可以开个头,接下来的话让宝宝说,这样就起到了复述说话和听过的故事内容的作用,让宝宝的大脑里多一些词汇、句子、情节。

儿歌、诗歌这些结合儿童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而创造的语言文本,多读一些,还能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儿歌一般说来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比较容易。妈妈可以采用自己读一遍宝宝读一遍的形式,重复几次后,宝宝就有了初步的记忆。接下来每天重复读,宝宝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近年来,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环境。而这种环境包括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等。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宝宝。特别是和宝宝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宝宝模仿的典型。父母一定要注意为宝宝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教导宝宝。父母说话时,首先应该做到让自己发音正确、词汇丰富、语言精练通达、符合语法规范,即重视用标准的语言训练宝宝,加快宝宝学习语言的进程。

成人和宝宝说话是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父母和宝宝说话时,要做到放慢语速,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声调对宝宝说话,更不要恐吓宝宝,说些宝宝妒忌的话或者在宝宝面前讲他人的坏话;父母对宝宝说话时,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避免使用消极的、负面性的语言,要多用提问的方式跟宝宝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宝宝去做事。语言对宝宝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淡化,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和宝宝进行沟通。

3、让宝宝多交流

如果宝宝小的时候没有进入小伙伴的群体,那么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就会较差。这是因为,宝宝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大脑需要不断地思考“说什么”、“怎么说”,在快速组织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思考的敏捷性和逻辑性会同步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大脑的发育与语言的发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