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这些症状别当胎毒来治疗!

来源:网络

什么是胎毒

胎毒是民间的传统说法,主要分为湿毒和热毒,是妈妈们在怀孕期间积下来的。民间说的胎毒,从中医上讲,即为内热。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疮疖、疥癣、痘疹等,诱发这些病症的原因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清胎毒”在南方比较流行,老一辈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水质属于热性,很湿热。所以,孕妇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则宝宝出生后皮肤就容易长疮、红疹等。

孕妇怀孕期间大鱼大肉大吃大补,吃过多的孕妇奶粉,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会加重身体内的热气,很有可能会传给胎儿。

这些症状别当胎毒来治疗!

1、假胎毒———真黄疸

当新生儿全身上下的皮肤都发黄,很有可能是黄疸。黄疸几乎是每个小婴儿都会出现的问题,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专家说,如果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时特别容易造成溶血,表现为黄疸。但这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在产后2-3天出现黄疸,持续到4-6天会到最高峰,大约到第10-14天就会自行消失。但如果出现严重黄疸而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对策:一般来说,黄疸不需要格外的治疗,多晒晒太阳(或在医院照照紫外线灯),多喝水,把体内胆红素排出体外。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长,大约3个星期后消退,而足月儿基本在两周内可消失。在临床中,约有10%的重度黄疸需要治疗。比如黄疸逐渐加重,除了脸与躯干皮肤发黄外,前臂、手掌、手心、脚心都发黄,此时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

2、假胎毒———真湿疹

当新生儿脸上出现一一粒的小丘疹,很有可能就是湿疹。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通常是因为食物过敏所致,比如当孩子吃了母乳或者牛奶后发生过敏。母亲吃了鱼、虾、蟹、鸡蛋等,通过母乳会把过敏原传给婴儿。一些婴儿本身对牛奶过敏。一旦发生过敏,宝宝的脸、耳朵、脖子、腋窝等部位都会出现皮肤干燥、红斑、皮疹、小水泡等,严重的时候皮疹会波及全身。

对策:为减轻刺激,局部皮疹可用硼酸水清洗,等疹子渗水时用纱布吸干,然后外涂专用宝贝湿疹膏,但不可大面积或长期使用。已经有过湿疹的婴儿,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并选用柔和的婴幼儿护肤、清洁产品,这样可减轻宝宝的瘙痒感。同时,剪短宝宝的指甲或宝宝睡觉时戴上小手套,以免因瘙痒而抓破皮肤。

3、假胎毒———真肠胃不好

有的宝宝口腔有异味,舌苔厚,很有可能是胃肠消化功能不好或者肠梗阻。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不会有口臭。但如果宝宝出现口臭,就不要简单地以为是上火了,实际上,口臭可能是疾病的警示信号,比如腐败性臭味提示口腔内炎症;酸臭味提示新生儿进食过量,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脓性口臭提示宝宝可能有鼻腔异物、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对策:专家指出,新生儿的口臭一定不能忽视,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口臭是否还伴有口腔炎症、便秘、腹痛等症状,最好能够及时看医生。

4、假胎毒———真结膜炎

有的宝宝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感染了母亲阴道里的细菌,从而患上结膜炎,表现为眼睑浮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呈脓性,看起来就是眼屎多。专家说,这并非上火,而是眼睛的炎症反应。

对策:婴儿眼屎多时,在医生指导下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眼部,每天3-4次,或根据细菌种类选用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接触婴儿者要先洗手,不能用被污染的手及不干净的布擦洗婴儿的眼睛。

胎毒是什么症状

胎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婴儿皮肤上的各种皮肤变态反应,如疮疖、疥癣、痘疹等。临床常见的主要证候有胎毒发热,胎毒发寒,胎毒发搐,胎毒发黄等。这种病症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

1、胎毒发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泻白,呼吸气冷,身起寒栗,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开。

2、胎毒发热:遍身壮热,口闭面赤,呼吸气热,眼胞浮肿,气急喘满,啼叫惊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3、胎毒发黄:面目及全身皆黄如金色,身热,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4、胎毒发搐:频频作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气逆痰鸣,腰直身僵,双目上视,啼声不出。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