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场感悟

比30岁没升职更可怕的是什么?

来源:网络

《非你莫属》有一期节目,有一个32岁的应聘者叫做郭杰。他上了节目之后一举成名,红透半边天,摇身一变成了路人皆知的“晕倒哥”。

他“晕倒”的过程甚是滑稽。

他介绍自己在法国留学拿到了导演本科学位,但居然不知道张绍刚提出的法国著名新浪潮导演戈达尔:

他号称自己一年就拿到了法国社会学学位证书。

但当主持人问他,能不能说出法国社会学的大家的名字,他一脸天真无辜,在一个面相万千观众的舞台说了一句:不。知。道。

那空洞的小眼神儿,简直刷新了“太傻太天真”五个字的下限。


他贻笑大方的原因,并不是他年过30,做过摄影、拍过短片、做过高级旅游策划,却迟迟没有爬上任何管理层,而是因为他在节目上编造经历,夸大学历,把自己过度包装成一个“百科全书”达人。

同样,《非你莫属》有一个叫做韩慧的35岁单亲妈妈,并没有做过什么大公司的管理岗,但摸爬滚打各种小创业后重新求职,却被各个老板争相争抢。

为什么?因为她一句自我介绍击穿了很多人的底线:我已经两年没有迟到过了。

两年没有迟到!这不是一个人简单会点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一份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自律和坚韧。

一个人过了30岁还没走上管理岗,是不是就算很失败呢?

“晕倒哥”亲身演绎给我们看,的确是。但是“创业妈妈”又亲自告诉我们,并没有。

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在30岁之后有没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才干。

01

在变化汹涌的关键点

抓住最适合你的那块浮板

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热的讨论:那些30岁还没有走到管理岗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

大家的答案都一边倒,没有做上管理岗没关系,还可以在技术方向深挖,成为专家,甚至成为了高管的教练,比做高管还自由自在。

30岁以后有没有走上管理岗,并不是坐等35岁被清退,而是在这个变化汹涌的关键点,抓住最适合你的那一块浮板。

第一部将我看到哭的励志电影,是《幸福来敲门》。

男主克里斯老婆出走了,儿子才六岁,在这么悲恸窘迫的当口,他竟然还失业了。

管理岗肯定是没戏,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他偶然地发现了当股票经纪人这个行当可以赚钱,而且,是可以“赚大钱”。于是他靠着毅力在华尔街成为一个股票经纪学徒,迅速掌握了股票市场知识。最后,戏剧性地人生大逆袭,成为百万富翁。

虽然这是一部电影,但是它却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30岁走到哪个岗位,都有机会从零开始碾压职场。

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在生猛的后辈大浪淘沙的时代里,抓得住属于你的那根最有优势的稻草。

02

有的人愿意开会审批签合同

有的人却愿意在农民房敲代码

我之前看过陌陌CEO唐岩的专访,让人吃惊的是,他辞职创业的当口,正是他跑上大公司管理岗的时候。

那时候唐岩在网易已经做得有点沉闷,很想离职创业。

但当时网易老板丁磊留住了他,并且给他升职加薪到总编辑的位置。本来,这正是别人口中的“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每天就是审批一下OA,盖盖章,签签字,开开会,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在底层执行。

然而,他真的是在这种踩着白云漂浮的管理岗上待不下去了。每天都没有一种生活的激情,更别提脚踏实地创造利润的感觉。

这种位置他呆了不久就果断选择离职,创立陌陌。最开始团队只有他和另外两个技术,做成的产品上线苹果商店,第一天下载数就超过了2000人。

对于像唐岩这样爱过接地气的生活的人,大公司的管理岗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扼杀。

每个人的生活目标都不一样,有的人愿意开会审批签合同,有的人愿意在农民房跟程序员一起敲代码。

无论30岁能不能走上管理岗,“做对选择”这四个字可能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03

重要的不是能否走上管理岗

而是看清职场壁垒是否够高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跟我吐槽她离职跳槽当中层干部的经历简直是颠覆了我对管理岗的认知。

她说,自从当了这个表面风光的“中层干部”,她每天8个小时起码要拿出2小时来哄老板,再拿出2小时哄下属。

好不容易两头都哄好了,突然有一天老板说要炒人,你也只能黑着脸忍着痛,去把那个刚刚哄好的下属给辞退掉。然后还要默默地在下属那条把她骂成了狗的朋友圈下面,点了个赞。

最可怕的是,她家老板有一句名言:在我们公司,谁都可以进我的房间汇报。

这就搞笑了,她的下属随时随地可以越级汇报,越级给她插刀,越级给她背锅……这日子听着就简直暗无天日啊!

没办法啊,她叹了一口气说,中产、中层、中年,这年头凡是带“中”字的都带着点不得已的焦虑。

升不上去吧,天天担心着自己跑上35岁的清退清单;升上去吧,压力、失眠、脱发、颈椎病都可以忍受,挨刀、背锅、演戏、完不成的KPI可能才是最难过的坎。

说到底,职场安全感不会因为你走上管理岗而加强。

30岁走不上管理岗的那些人,也许更重要的不是走不走上管理岗,而是看清楚自己亲手一砖一瓦堆砌的职场壁垒,够不够高。



写在最后

想想过去,80后曾经被誉为“那些被毁掉的小孩”,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他们肚子圆了,头发秃了,肠胃熬坏了,在30岁的世界里扮演着移民、二胎、学区房和“被清退”的主角。

职场十年,注定是一个分水岭。

知名画家刘墉之子刘轩,硬是没有蹭老爸的光环,45岁靠自己写书,研究心理学,成为文化和心理方向的专家;大家都熟知的屠呦呦,一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当简单朴实的科研所人员,85岁才拿到了诺贝尔奖。

我们每个人,即使都被年龄老去的焦虑反复消磨,却都有机会把自己活成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在这片海洋里,可以有热血故事,也可以有平淡悠长。

人生总有无限种可能,只要你从未放弃,只要你心中有光芒。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