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创业故事

普通打工者创业-开出20家连锁

来源:网络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普通打工者陈伟以不愿服输的韧劲和实干的创业头脑为这句话书写了自己的注脚。

  10年前的陈伟走在上海街头,是最不起眼的打工者。10年后,仍旧貌不惊人的他发展了20家擦鞋连锁店。从农村到大城市,从工地建筑工、餐厅杂工、房产中介业务员最终到老板,本文只呈现陈伟创业过程中最可圈可点的创业部分。

  就是这样的平凡创业故事,让我们能理解为什么书城最畅销的总是励志类书籍,正如陈伟,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是一本《绝不放弃》的书给了他继续的力量。——采访手记1首次做老板兵败北京“创业,要有热情,有智慧,靠拼搏,靠机会,还要谨防陷阱,保持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是我在北京的经验教训。”

  在北京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时,陈伟曾做过工地建筑工、餐厅杂工、房产中介业务员。

  他的公司曾做《精品购物》的房地产信息代理,他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第一个月纯利6000元,第二个月是1万多。一个朋友见势把自己的广告公司交给陈伟管理。到了第四个月,一家新的公司在朝阳剧院三楼成立,陈伟感觉自己真的像个老板了。

  好景不长。新公司成立半月不到,父亲重玻陈伟扔下公司跑回四川,一个月后,老爸救过来了,钱也花光了,回到北京时,公司面临倒闭。

  他蒙头大睡了一个星期,一个老板出资60万元,与他一起成立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干了两年,公司回报投资老板580万元。但陈伟却感觉生意已经做不下去了,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不够规范。有关部门整顿市场,陈伟重新一无所有,被迫离开北京。

  路边擦鞋找到创业灵感

  “有了北京的经历,我想做实业,但我没有资本,只能做竞争不大的行业。擦鞋就适合我。

  2002年初从北京南下广州时,陈伟的身上剩下几百块钱。

  在广州,他就睡在农林东路的街头,做化妆品推销。每天晚上,他都在珠江边上推销,一走就是几小时,十多公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