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创业故事

一万元起家做到资产五千万

来源:网络

  初见张少斌,目光很容易被他的两道浓眉吸引。

  从1992年的处长辞职当个体户,到今天的集团董事长,从1万元起家,到今天名下企业总资产超过5000万元,背后应该有一段传奇。但他说:“企业是大家做出来的。也算是我运气好,一干就成功了。”

采访中,50出头的张少斌与记者言笑甚欢。“我总是说,要就不干,要干就干好。”说这话时,他变得严肃起来。

  探“军情”:在店门口连站7天

  张少斌原是武汉市政府部门的一名处长。1992年,他横下一条心,辞职干个体。

  当时,他听说市场上窗帘卖得好,特别是一个叫肖文华(后来被称为武汉的“窗帘大王”)的人。但出于多年的职业习惯,他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用的是笨办法。”张少斌站在肖文华的店子对面一连观察了7天,数进出的人,看手上的货,还跑到店里,以顾客身份跟营业员侃大山---结论是,卖窗帘有搞头!

  他最早是在江汉路搞了个门面,凭着1万元本钱,从杭州进面料,在武汉定点加工、批发,生意做得蛮顺。他也不安于“本分”,又到襄樊、十堰去设点,“十堰的点一年卖200万元,武汉的点能达到400万元。”

  但到了1994年,汉正街卖窗帘的已经铺天盖地,市场也开始乱了,面料向低档发展,张少斌决定转行。

  做西裤:每个环节都摸熟了

  这一次,他瞄准了西裤。

  他“故伎重演”,在司门口九通商厦的西裤卖场泡了一个星期。这一次,他给了营业员20块钱,后者也就乐得指点他,哪种牌子的西裤卖得好,顾客看中产的每个环节都要“插手”。即使是今天,他那间宽大的董事长办公室依然很像一个工作间:三大排活动衣架,挂满尚未面世的新款。“晚上静下来了,一个人再琢磨琢磨。虽然现在不用事事操心,但每个环节都熟悉,哪个地方不对头,马上就能看出来,说得出问题在哪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