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创业故事

一个创业者的故事

来源:网络
A创建了一家药物研发外包公司,自任CEO。
  
  他是个很容易被新机会吸引的人,无论看到什么机会,他都会像飞蛾扑火那样兴奋地扑上去,不管希望多渺茫,他都认为成功八九不离十,所以他总是八面出击,浅尝辄止,无法专注。
  
  他虽然是个管理者,却特别热衷于科学。无论到哪里,他都带着厚厚一摞枯燥的科学杂志读,他尤其痴迷于药物研发的新发现,对新靶点和新的生化路径津津乐道。
  
  他公司的主业是外包服务,所以只要把客户照顾好就行了,并不需要自己研发什么新东西,也不需要读那些科学杂志。因为A的心思完全不在客户上,所以公司服务质量很差,他烧掉了投资人很多钱,最终由于业绩糟糕而被董事会炒了鱿鱼。接着他又创建了另一家公司,圈了政府许多钱,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
  
  A老是失败,许多人认为他是个永远做不成事的大忽悠。
  
  第二个公司倒闭时资产需要变卖,碰巧美国的B公司需要一些A正在卖的设备,但B公司正为新药研发烧钱,手头拮据,于是和A商量要用B公司的股票换设备,A欣然答应了。周围的人都嘲笑A把好端端的设备换了一堆废纸,但他不这么认为,因为他钻研了B公司所研发的新药,觉得是有前景的。三年后,B公司研发的药成功了,股票大涨,A一夜间成了亿万富翁。
  
  有人会说,A的成功完全是靠运气,但我仔细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有趣的是,A的成功和他的缺点是分不开的。
  
  降低追逐机会的门槛
  
  A最刺目的缺点有两个。首先,他追逐机会的门槛太低,对新机会过于热烈,所以不够专注。
  
  但假如A不是这样,就不会创建一个又一个公司,也不可能遇上B公司而赚很多钱。在创建公司以前,A是一个国际知名的非盈利机构的副总裁,工作保险,待遇优厚,换个更加理智的人也许不会舍弃这样的工作去创业。
  
  一般人追逐机会的门槛是很高的,因为他们很理智。遇到新机会时,他们容易想到风险和困难,对新的机会抱着一种怀疑或旁观的态度,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也就不去干。他们就像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只是他们并非遇到危险才把头埋进沙子,而是他们的头本来就在沙里,当有巨大机会从身边路过的时候,他们因惰性或惯性不愿把头拔出来看看这机会是否值得追寻。
  
  但如果永远理智,就无法突破理智所构筑的天花板;如果永远遵循常理,就不可能获得比平常更大的成功。正如乔布斯所说,只有疯子才会创业,理智的人会因为机会小而放弃。永远说“no”只会停滞不前,多说“yes”才能进步。
  
  表面上,失去机会似乎没有损失,但其真实损失是我们因此无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生活中可能的最大失败,不是某次努力没有如愿以偿,而是那些本来可以干成而没去干的事。巴菲特说,他最大的失败,不是某次投资亏了钱,而是那些本来可以赚很多钱,可以投但没有投的项目。
  
  所以,对于机会,我建议一个新的策略:可追可不追的,还是追吧。
  
  坚持痴迷
  
  A的另一个缺点是过于热衷于科学,但恰恰是这个缺点救了他。这种痴迷让他能够比其他人更早看到B公司新药研发的前景,并在别人都没意识到B公司股票价值时接受其股票。
  
  人在往前看的时候,往往看不出坚持痴迷有什么好处。乔布斯刚上大学就辍学了,但他对书法着迷,所以他离开学校前选修了书法课程。当时他穷困潦倒,没有工作,学书法似乎是浪费时间,没想到多年以后,他在书法课学到的知识对苹果产品的设计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坚持自己痴迷的事,就像沙漠迷途者坚持自己相信的方向一样:你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该方向就正确,问题是如果你在许多个方向中摇摆不定而团团转,你就死定了。与其乱撞而死,还不如为追寻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而死。
  
  许多人虽然知道自己对什么痴迷,但因为觉得不切实际或怕人笑话而埋藏在心里,反而去干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人做什么都缺乏热情,很难在生活的长跑中获胜。
  
  没有绝对的缺点
  
  A的两个大缺点却成了他成为亿万富翁的原因。
  
  世上并没有绝对的缺点,所以人不应该专注于为自己的缺点烦恼,而应努力把缺点变成优点。
  
  生活像一部漫长的小说,中间有许多因错误所导致的惨痛章节,但它只有到了封底才会结束。在那之前,别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宣告失败,继续追寻机会,坚持做自己痴迷的事,生活自会柳暗花明。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