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

当前位置:首页 > 五险 > 生育保险

产假工资应如何计算出来 2023年生育险报销条件是什么

来源:网络
说明:2023年的内容若悠网小编整理中,具体请参考政府官方资料

  产假工资应如何计算出来 2023年生育险报销条件是什么,下面跟着社保网小编一起去看看详情吧。

  一、产假工资应如何计算?

  女员工享有的产假工资与生育津贴以“就高”为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女员工已按月领取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则企业还需要将差额补发给女员工;如果已领取的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则这个差额就由企业承担了。

  举例:

  假如一名女员工每月生育津贴为6000元,其此前一年在企业的月平均工资为6500元,则500元差额需要用人单位承担;加入女员工每月生育津贴为6000元,而其此前一年在企业的月平均工资为5500元,则企业应将领取回的生育津贴差额每月500元补发给女员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根本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工资就需要由企业自行按照女员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来支付了。

  我们前面说了,产假工资应该按女员工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标准“正常发放”,但实务中,很多HR并不清楚产假工资的计算应包括哪些构成,尤其是加班费、全勤奖、绩效工资、销售提成等或然发生的部分。

  对此,各地劳动仲裁和法院通常认可,女员工产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因此全勤奖金额和福利待遇应计入计算基数,但加班费可不计入。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节育手术假、女职工孕期产前检查、产假、哺乳期内的哺乳时间、男方护理假…等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

  但对于绩效工资和销售提成是否计入女员工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计算基数,各地劳动仲裁和法院在裁判中是存在争议的。

  一些地方的劳动仲裁和法院倾向认为,绩效工资和提成属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激励奖励性工资,应以员工的工作或销售业绩为基础,女员工产假期间并未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因此产假工资的计算不不应包含激励奖励性工资。

  但也有部分地区的法院倾向于按照女员工生育前12个月的应发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将绩效工资和提成纳入其中(如〔2020〕京02民终7804号、〔2017〕京02民终11018号案件)。

  总体上,如果用人单位虽然法规了工资构成中含有绩效或激励部分,但实际每月均固定发放,则大概率会被计算入产假工资基数。

  二、2023生育险报销条件是什么?

  【1】连续缴纳生育保险满一年以上(部分地区略有出入);

  【2】在生育期间必须处于在职状态,并继续缴生育保险费用;

  【3】结婚、生育符合《民法典》及有关法规。

  生育时符合报销条件的可以在报销时一站式结算,10个工作日即可发放到位。若是生育时生育保险缴费时间不够,需要先自己支付所有的费用,等到生育保险达到报销条件,再去申请手动报销即可。

  以上就是社保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本地官网消息为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