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夏季清热解暑常见的误区

来源:网络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为了防暑降温,想尽了招数,但往往不得要领,而步入了误区,招来一身麻烦。下面一起跟随“若悠网”来了解下夏季常见的清热解暑误区有哪些?

误区1:一日三餐,水果当饭

盛夏是水果消费的旺季,一些人因为天气炎热,食欲下降,就以水果充饥,特别是有的爱美女士,一天三餐只吃水果。科学提倡多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多”是相对于其它食物而言的,适度的量是均衡饮食的一个宗旨。从营养角度来讲,单靠吃水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长期如此,对机体的消化、免疫系统不利。大量食用(即使是瓜类)也会导致水份太多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而荔枝、桂圆等吃得太多易上火,致便秘、牙痛、口腔溃疡、痤疮等。吃水果的正确方法是:在餐后2小时左右食用,孕妇、老年人应避免食用冰水果。

误区2:吃凉饭,既省事又清凉

许多家庭为了避免天气最热的时候做饭,在早晨将一天的食物全部加工好,中、晚餐就吃现成的凉菜凉饭,这是极不科学的。因为夏天气温高,食物加工后容易变质,繁殖大量的病菌,同时熟蔬菜放置数小时后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导致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误区3:大热天爱打赤膊

专家表示,打赤膊吹风容易受寒,毛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中暑。应该穿着排汗透气的轻薄衣物。觉得热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等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误区4:冰水代替白开水

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写道,要治疗伤暑(中暑),第一步就是“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因为热水含有能量,会让毛孔打开来排汗,解除热气闷在身体里的状况;而冰水则有“阻挡”作用,不利气血循环。

不要用冰水代替开水

专家说,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或喝乌梅汁生津,以及绿豆、薏仁,有助消暑,并尽量吃时令蔬果摄取水分与营养,例如西瓜。至于性寒的凉茶,只能在天气热、大量流汗时喝一些,不宜常喝,否则肠胃负担太大,进而导致腹泻。

误区5:睡在地上更凉快

专家指出,接近地面的地方会有寒气、湿气,且在凌晨时最强,然而,这时人的体温却最低,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如果已经中暑,就更不该睡在地上,因为毛孔受寒会收缩、汗排不出,中暑症状会更严重。

误区6:睡地板容易受寒

此外,地面会堆积灰尘,床铺最好距离地板至少30公分,避免受到地板寒气、湿气侵袭,也防止呼吸系统被地上的灰尘影响。如果觉得热,可以在床上铺凉席。空调只要开1小时就好,免得加剧过敏;电扇不要直吹,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也会比较凉爽。

误区7:空腹喝啤酒

由于天气炎热,食欲差,饭前喝啤酒是许多男士的习惯,尤其是冰啤酒。当人们刚喝进嘴里时,确实有一种冰凉的感觉。啤酒洒精含量虽低,但仍含有部分酒精,超过一瓶时,就会感觉全身发热、口干、咽痛,甚至对胃、肠、心脏、肾脏、肝脏造成不良影响,发生一系列疾病,经常多喝啤酒还有患痛风的危险。因此不要贪图一时的凉爽急于喝啤酒。

误区8:流汗后冲冷水澡

专家称,身体发热冒汗的时候直接冲冷水,寒气会顺着打开的毛孔进入身体,有人因此生病发高烧,或是心脏无法承受。这种时候,应该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让毛孔稍微收缩之后,再把冷水一点一点地拍在身上,直到身体适应水温后才开始冲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