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固体饮料 营养强化剂不是越多越好

来源:网络

几乎所有的食品 都会存在添加剂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固体饮料大概分为咖啡、奶茶、巧克力奶类,果汁速溶品类,杏仁、核桃、藕、莲子等食物磨粉类,燕麦以及相关产品类,豆浆类,茶类、花粉类等。每种产品(除茶)的成分表中,都含有不同比例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说:“几乎所有的食品都会存在添加剂,对待食品添加剂不需要谈即色变。但是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否则很难判断安全问题。”

目前,市场上常见固体饮料的添加剂主要有增稠剂、稳定剂、植脂末、乳化剂、抗结剂、酸味调节剂、阿斯巴甜等十几种。而其中,一些添加剂的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何计国说,“增稠剂与稳定剂实际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不同厂家的叫法不同或者是出于不同添加目的,再如植脂末中的氢化植物油,也有厂家叫精制植物油。”

营养强化剂不是越多越好

在一些固体饮料产品的成分表中,会标明添加维生素C、B族维生素、大豆蛋白、生物碳酸钙等营养强化剂,甚至在某品牌的VC速溶品的成分表中包括了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6、β-胡萝卜素、碳酸三钙等五种营养素。何计国说,“营养强化剂不同于食品添加剂,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每种营养素的吸收都是有一定限量的,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购买含维生素C的固体饮料,在冲制时不要使用开水,否则会破坏维生素C。

不存在“无糖食品”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某品牌无糖黑芝麻糊的包装上印着“真正符合无糖标准”、“专为特定人群设计”的宣称。这种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种固体饮料是专为糖尿病或血糖较高的人设计的。但事实上,“无糖标准”并不存在,而真正的“无糖食品”也是没有的。

何计国说,一方面,无糖食品一般需要在标签中注明含糖量和种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无糖”的专业标准。

另一方面,何计国说,几乎任何一种食品或饮品都不可能真正做到“无糖”,只能是无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能被人体快速吸收的糖,“像某些固体饮料中标注的淀粉、麦芽糊精等,最终的产物也是糖类。”

网售固体饮料不靠谱

在某购物网站上随便输入“黑芝麻糊”、“杏仁粉”、“薏仁粉”等关键字,搜索出来的“人气”产品,大多是标有“自家种植”、“纯人工磨制”、“独家配方”等产品描述的自制产品,有的是简易包装、有的甚至是散装的。

“现在喝‘粉粉’特别流行,”一位善于网购并且关注美容的白领告诉记者,“一些美容综艺节目中,明星或者美容顾问介绍的产品,比如蛋白质粉、薏仁粉等,在网络上相当流行。”

不得不承认,在网络中还是有一些品质很好的固体饮料,但市场一大也难免会良莠不齐。何计国说,“不建议在网络上购买固体饮料,特别是声称天然的、自制的那种。一些人认为,不经过工业添加的产品安全,实际上这种是最不安全的。”

食品添加剂是对食品行业的一种贡献,如果没有添加剂,某些微生物很难控制;而且很难控制氧化。“微生物和氧化都会生成很多有害物质。”虽然某些企业产品的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造成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但实际上这些自制的“三无”固体饮料对健康的威胁更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