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二次污染” 揭开饮水机的健康隐患

来源:网络

如果三个月不清洗,所谓密闭的饮水机也会大量繁殖病毒和细菌?专家提醒,饮水机看似让人喝上好品质的水,实则“二次污染”现象很严重。

现代生活中,桶装饮水机无论在家庭还是办公、公共场所都非常普遍。然而,当你享受着饮水机带来的饮水便利时,有没想过:这台饮水机自从放在这以后再也没有“洗脸”、“洗澡”,此时底座上已经满布青苔?你还知不知道:如果三个月不清洗,所谓密闭的饮水机也会大量繁殖病毒和细菌?专家提醒,饮水机看似让人喝上好品质的水,实则“二次污染”现象很严重。

饮水机应定时清洗,目前,广州高校已经开展“清洗饮水机”活动,然而还有很多公司和个人对此不甚重视。为此,从医学卫生角度,一层层揭开饮水机清洗“盲区”。

营养专家:“我从不敢喝办公室饮水机的水”

市面上的桶装水质量有差齐,但无论桶装水质量如何,假如不给饮水机“搞卫生”,结果只有一个——水质糟糕,饮用后很可能引起多种疾患。

以前我也不懂得饮水机需要清洗,但在搜集很多材料,对桶装饮水机逐渐了解后,我的做法就是:自家的饮水机经常‘洗澡’,去上班自己带水,从来不敢在办公室喝水,因为印象中我们办公室的饮水机从来没有清洗过。

曾晶表示,其实并非她所在单位的后勤清洁人员偷懒,而是人们普遍没有清洁饮水机的概念。

几乎所有公司、单位、写字楼、商场的饮水机清洗都是一个“盲区”。“有几次我有意识地看人家换水,结果水桶一抬,就看到底座上已经长出了青苔。饮水机就像中央空调一样,虽然天天被使用,但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它们如果长期不打扫,可能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

专家支招:市民可自行清洗饮水机

“市民可以考虑自己在家清洗饮水机,特别要清洗出水接口和水桶的底盘以及内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消毒液进行清洗,消毒液在某些专业市场或网上有卖,例如对付水垢可以选择酸性洗涤剂;另外一种是用浓柠檬水清洗。不管用哪种清洁剂,使用后都要用洁净的桶装水冲洗饮水机,直至消毒药水残留物被洗干净。”曾晶主任介绍。

家庭个人清洗饮水机步骤分为:切断饮水机电源;从出水口将饮水机内余水排尽;清洗饮水机外部和底座接口;将专用清洗消毒液倒入贮水罐;10分钟后,开启红、绿放水龙头直至消毒液放完;旋开机器背部或底部放水阀将饮水机内的消毒液排尽;用开水或纯净水反复冲洗几次,直至完全无味;拧紧放水阀,消毒灭菌操作程序完成。

同时,专家还提醒,已开封的桶装水放置超过15天最好不要再饮用,因为长久暴露也会导致杂质、细菌丛生。

冷热水胆3月不洗 大量繁殖细菌病毒

据有关国家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和病毒,如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双歧杆菌属、肠道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副溶血弧菌等。此外,还有水生的真菌、放线菌和红线虫沉淀残渣、重金属甚至孽生红虫,这些都能在长期不清洁的饮水机中滋生。

饮水机利用空气压力的原理运行,空气中含有的细菌、灰尘和其他有害物质均有可能通过透气孔进入饮水机内部。同时,饮水机内的储水胆、底座或冷热水管中都会反复沉淀水中所含的杂质。此外对水进行反复加热,也会导致水垢不断加深变厚。

饮用“污染水”易生病

不断繁殖的细菌饮用后可能引发多种疾患,包括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等。

除了细菌之外,饮水机长期不洗容易产生水垢,对水垢千万不能小视。因为广州地处热带,人体水分蒸发快,尿道结石发病率相当高,喝水时如果经常喝下水垢颗粒,会刺激肾结石、尿道结石的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饮水机的热胆材质都号称采用不锈钢做成,但实际上为了达到耐腐蚀的目的,很多热胆都添加臬的成分。臬属于重金属,如果长时间加热,溶于水则可能产生毒性。此外热胆可以制造硝酸盐,长时间加热后,硝酸盐遇到含铁、铝等的水,就会变亚硝酸盐,有致癌风险。

环保公司上门服务三注意

现在市场上有非常多的环保科技公司提供饮水机清洗服务,如果自己难以操作,可考虑每间隔三个月便请其上门服务。但值得注意的是,环保公司林立,市民在选择过程中应留意考察以下环节:

专业清洗过程分很多步骤:清洗、消毒、灭菌、除水垢和杂质,只有全部做到,才能保障清洁干净、彻底。

拥有健康证和专业证:清洗员工必须经培训上岗,服务时可要求其出示双证(健康证、上岗证)。

完善的服务体系:不少公司会采用电脑系统管理顾客档案,按时间主动联系顾客,安排上门清洗时间,帮助提醒清洗时间和次数。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