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补钙8大误区 钙质流失更严重

来源:网络

很多人都坚信广告的宣传,认为上了电视上了报纸的东西一定就是好的,所以用尽方法想要按照它们所说的去补身体,首屈一指的就要数补钙。如何补钙对身体好呢?你按着别人的经验去补会不会出现误区?这些我们都要细细分析。

时下,各种各样的钙剂充实市场,有活性钙、离子钙、分子钙、络钙等多达200多种,这些补钙产品都说别的钙剂难吸收、副作用大,说自己的钙产品吸收率高、甚至达到100%,使消费者无所适从,陷入补钙误区。

误区一:是广告声称60%-100%高吸收率。

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钙与人体健康专家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现在各种钙品人体吸收率只能达到40%左右,但有些厂家却将高达90%以上的动物实验结果直接用于人 体吸收率的宣传,欺骗消费者。60%-100%高吸收率的危害,在于误导人们大大降低钙的补充量,使补钙量仅仅达到正常所缺钙量的26%-50%。一方面 严重缺钙,另一方面又补得严重不足,补钙不足量,造成补钙,还是缺钙的严重后果。

补钙,关键在于吸收,这是一句广为流行而且被人接受的说法。吸收,是吸收率?还是吸收量?却混淆不清,现在人们似乎都默认是吸收率,厂家也极为宣传吸收率。这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实际上,满足人体需要的是钙吸收量,而不是吸收率。

误区二:不清楚自己的钙需要量,按钙产品标示的服用量服用。

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每天钙摄入量仅为406毫克,远远达不到每天800-1500毫克的钙摄入量标准,其中人均每天缺钙:儿童480毫克,青少年 680毫克,孕妇840毫克,成人410毫克,老人610毫克。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钙需要量,足量补充所缺钙质,否则,补钙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误区三:把钙盐当成钙含量。

把高钙=足量的钙现在市场上销售很多钙产品,一是只标钙盐含量,而不标钙含量,比如葡萄酸钙含才9%,乳酸钙含钙 13%,磷酸氢钙含钙为23%;二是标示为高钙,但究竟有多少钙却没有注明;三是儿童食品名称前加上钙,像什么钙奶啊、钙糖。这些,造成很多医生和消费者的误解,比如牛奶本身的钙含量就比AD钙奶的钙含量高出1.3-2.8倍,而好多家长却误以为AD钙奶的钙含量高。

误区四是:钙不用补,多吃高钙食物就可以了。

含钙最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等,其含钙量也是有限的,像100毫升鲜牛奶含钙110毫克,100克大豆含钙190毫克,每天要食用800毫升牛奶或0.4公斤黄豆,才能够满足成人一天的钙需要量。可见即使高钙食物也难以满足人类对钙的需求。

误区五:血钙正常则无需补钙。

缺钙,就像一种无声无信的流行病,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如果人体长期钙透支,从量变到质变,在怎么补也为时过晚,长期缺钙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补钙是每一天的,刻不容缓!

当你经过骨密度仪或头发检测结果不缺钙时,不要大意,因为只有缺钙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查出。检查结果正常,并不意味着不缺。而血钙是不能正确反映人体钙营养状况的,比如骨质疏松患者的血钙往往是偏高的。

误区六:青年人不需要补钙。

35岁左右,人体骨量可以达到最高值。而从20多岁开始,补钙越充足,这个峰值形成就越高。在35岁以上,人体骨钙每年以0.8%的速度丢失,这个峰值越 高,补钙越充足,骨钙丢失的速度得以减缓,出现骨质疏松的年龄就越大。所以,赶早补钙,增加钙的储蓄,提高骨量峰值,是预防中老年缺钙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千万别错过青年补钙的大好时光。而且,充足的钙可以使机体保持弱碱性,青年人不易疲劳,精力旺盛。

误区七:补钙不考虑维生素D等的危害。

以往总以为缺钙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的,从而导致维生素D、鱼肝油和强化维生素D产品的滥用,小儿佝偻病也被片面地命名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 实,人体对钙的吸收不单靠维生素D形成结合蛋白的转运,也可以通过肠胰的被动扩散吸收,况且,即使有大量的维生素D,而缺乏钙的摄入,也是无本之源。补充 过量的维生素D还会导致高血钙而加速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患者不宜多吃维生素D。

儿童食品强化维生素D过多,过滥的情况非常严重,有一些专门针对学生的奶制饮品,每100毫升维生素D的含量竟超过正常需要的10倍。另外,肥胖人士最好不要采用高热量的钙产品,肾病患者不宜采用含钙、钾的钙产品,孕妇不宜采用防腐剂,色素等辅料的钙产品等。所以,使用维生素D,也应慎之又慎。

误区八:补钙不计成本。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不少钙产品平均每天补充400毫克钙支出4.16元,有的高达10多元,补钙具有一生坚持、足量补充的特性,按每天补充400毫克钙来说,全年需要支出1500元,这样可能会给许多人造成经济上的负担。

针对以上误区,我们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

一是峰值骨量,也就是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骨量时钙的含量,它又由三种因素所决定,即遗传的因素、补钙的因素和身体锻炼的因素;

二是钙流失情况,它也由三种因素所决定,即钙的补充、钙的流失量以及生活习惯,比如嗜烟 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能导致钙的流失。

因此说呢,做为消费者应该加强对广告宣传的理性思考,对补钙商品有正确的认识。此外应该尽量从天然食品中获取钙。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就能提供钙300毫克;再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 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

对于老年人、育龄妇女、青少年等钙需求量较大的特殊人群,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适量服用钙产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补钙产品都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认定,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贵的不一定就好。补钙的同时要注意与户外运动相结合,经常沐浴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不吸烟,少饮酒,饮用咖啡、茶、碳酸饮料等要适量,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身体十分有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