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细菌致命 别被错误健康知识误导你

来源:网络

我们经常说,细菌入侵会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崩溃,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实不一定。最近有专家通过研究提出,其实细菌不会致病,病只是因为我们内在失调的结果。这是什么理论呢?我们一起去先睹为快。

军医张克镇先生,通过多年的从医实践,总结出全新的健康养生理念:细菌致病,只是人体自身失调后的一种现象——“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要治愈疾病,首要的是纠正人体自身的失衡。

当人成为地球上的一员,人体自然也成了细菌的家园。我们的皮肤、五官、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有细菌的存在。

细菌一直在人体上生存着,为什么人却没有生病呢?它们无意主动进攻人类。

细菌致病,只是人体自身失调后的一种现象。

细菌不是敌人

细菌和我们都是地球上的一员,健康人可以与之共处,相安无事……

人类真正认识细菌是从显微镜发明开始的,我们意识到并很直观地看到它们,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微生物。但是从认识它们的那一时刻起,就把它们当成了敌人。因为细菌好像总是与很多疾病一起出现,并且往往会在生病的部位大量地集结和繁殖。这种集结和繁殖,可以导致人体中一系列症状的产生。

在细菌性感染的疾病中,我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凡是细菌过度繁殖的部位,基本上都是人体自身先出现了问题的部位。首先有了异常,细菌才会乘虚而入,这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应该认识到,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自身的环境是否正常而非细菌,细菌并不等于敌人。

有许多细菌对人体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如乳酸菌对于消化系统的帮助;大肠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B、K等供给机体。正常在人体中生长的菌群,可以抵制或者抵抗外来细菌在人体中的繁殖……

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是相对的,同一种细菌,在人体正常时不会致病,它完全可以存在于人体这个大环境中,与之和平共处。但是当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后,会失去制约而给它造成过度繁殖的机会,这样就会成为了一种致病菌。

我们在治疗时,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不考虑身体本身的问题,而把细菌看成是致病的敌人!这也是我们对于细菌性的疾病总是盲目使用抗生素的一个重要原因!

真正导致我们身体致病的很多因素根本不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但是人生病后,往往会有细菌大量出现。我们便容易把目光对准了它们。

就感冒而言,人体会在风寒侵入时皮肤发紧,此时很多人出现了颈背部位酸痛不适、头痛、关节僵硬、疼痛等等。这种因为风寒导致的皮肤等组织出现收缩的现象,自然会引起血液循环的障碍,引起上呼吸道的微循环的障碍,使扁桃腺出现肿胀。平时存在于该部位的细菌会因为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的障碍失去对它的抑制作用,以此炎症渗出物为培养基,细菌随之便开始繁殖,一些感染的症状由此开始出现了。

对感冒的治疗应该是根据身体情况,将体内的风寒因素祛除,咽部的血液循环也自然会随之改变。这样细菌将失去生存的环境,扁桃体炎及咽喉炎也就顺理成章痊愈了。从这个层面上看,细菌虽然在局部繁殖,甚至达到化脓的状态,也不是致病的真正原因,只是一种疾病导致的现象而已。

炎症,是由细菌导致的吗

什么是炎症?炎症是各种因素对机体损害所诱发的一些以防御为主的综合反应。

引起炎症的因素很多。如寄生虫、微生物、高温、寒冷、强酸碱、射线、外伤、免疫反应等等,都可以导致炎症的发生。

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炎症,基本上都会表现为组织细胞不同程度的变质、渗出等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炎症部位血液循环的障碍。

我常见关节炎的病人也被医生认为是需要服用抗生素的。这类的炎症与自身血液循环及物理因素有关。如风寒等物理因素可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有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这类的炎症,用抗生素治疗显然是错误的,还会因为抗生素的副作用导致机体的其他损害。

我们不能把抗生素与“消炎药”划等号,因为抗生素对于非细菌性的炎症的“炎”是不能起作用的。

但有炎症的部位往往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炎症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使得体内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机制受到影响,失去了对细菌的制约作用。二是炎症部位,由于炎症的存在,它渗出的各种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都会是各种细菌很好的培养基,细菌可以在这种温度、湿度、营养等都很适合自己的环境下进行繁殖。

平时我们的皮肤、口腔、消化道、泌尿系统都存在着细菌,但是,它们受到人体自身免疫机制的抑制,不能无限制地繁殖。当这些部位出现炎症后,如烧伤,伤口部位会出现很多的血清,其中含很多蛋白、脱落的上皮细胞等,为细菌提供了很好的营养和生长环境。平常在皮肤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不能繁殖的细菌,这时便趁机繁衍。

细菌既不是主角也不是元凶,它只是一个“从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