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饮食西化并非“慢性自杀”之因

来源:网络

在北京落幕的Falk论坛上,有关专家呼吁提高对炎症性肠病的关注。炎症性肠病原本是在白种人中较高发的疾病,而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在亚洲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专家认为除遗传基因等因素外,亚洲人生活方式的西化,特别是饮食方面的变化,如更多地食用油炸食物和甜食等,可能与该病发病率升高相关。

不仅是炎症性肠病,在此之前,前列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等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增加,也都被认为与饮食西化有关。因此,有人提出“饮食西化等于慢性自杀”之说,我们不禁要问事实真的如此吗?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说:“饮食西化等于慢性自杀的提法有些言过其词,在世界各国文化、经济交融越来越多的今天,中国百姓接触西方饮食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原来发病率低的疾病随着社会发展而增多,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饮食西化,这种提法存在几个误区。”

洋快餐就是西方饮食

很多人一提起西方饮食就直接划等于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这实际是一个误区。西方饮食的概念是十分丰富的。当然,如果全盘洋快餐是万不可取的,尤其是青少年。“如果青少年从小就经常吃洋快餐,容易造成能量、油脂和糖分摄入偏高,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形成肥胖以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高。”

中餐不会导致慢性病发病率增高

总的来看,中国饮食的整体质量和营养素的完整性与均衡性要比西方饮食好,但是中餐现在也呈现出一些不好的发展趋势——烹调用盐、用油、用糖明显增多;动物性脂肪(肉类)摄入明显增多;油脂类摄入占每天能量摄入的百分比明显增多。“这些趋势在大城市中表现尤其突出。原来中国人饮食中脂肪摄入比例在25%左右,而现在能占到40%甚至更高。”

于康说,“现在肉类食物摄入增多,并不是饮食西化,而是中餐本身的变化。比如红烧肉、涮羊肉是典型的中餐,人们食用的量与频次比以前增加许多。”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显然是以植物性为主,所以中国人胃肠的生理特点是比较适应植物性食物的。因此,针对目前一些慢性病、西方常见病发病率的增多,目光并不应该仅仅盯住饮食西化的概念,而是首先要从中餐油脂比例、盐糖含量上进行控制。

饮食西化只带来健康隐患

于康说,还没有医学研究可以证明东西方人在消化功能方面存在人种差异,所以既不要夸大其词,认为饮食西化等于慢性自杀,也不要盲目全盘西化。

现在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饮食的西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西方饮食也有其自身的优点——第一,蔬菜烹调方法大多凉拌或者沙拉,最大限度保护了水溶性维生素,同时防止高温后过氧化物(治癌物)的产生;第二,材料新鲜;第三,刺激性食品较少,西方饮食很少有辛辣的;第四,某些烹调方法用油很少。

当然,没有一种饮食是十全十美的,西方饮食在能量、糖分方面大部分还是高于中餐,因此在食用过程中,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西方饮食可以吃,但每周不要超过两顿,每顿的量(特别是肉类)不宜过多,在这个前提下,对健康不会产生大问题。”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