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献初吻导致猝死你们还敢大意吗

来源:网络

据台湾《联合报》11日报道,18岁英国少女洁玛·班杰明前年和交往对象约会时献出初吻,不料亲吻后班杰明竟猝死。法医解剖后找不出死因,最近法医确认她死于“成人猝死综合症”,近来猝死事件频频发生,而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广大网友要对“青壮年猝死综合症”提高警惕。

心血管疾病潜藏者为“青壮年猝死综合症”高发人群

虽然医学上并没有“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概念,但医学上把猝死称为心脏性猝死,也就是心室颤动、出现心律失常而引起死亡。

目前,发生猝死的人中80%~90%都有心血管疾病。猝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死者生前体内就有潜藏性的疾病或病变,由于身体内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疾病才引起的。而这些疾病,常常潜伏在身体里,但因为人体本身有一种肌体适应的功能,所以平常人们往往感觉不到有任何症状反应,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

所以,当病情突然发作的时候,人们通常无法控制,而且大部分人还不明原因,觉得身体挺好的,怎么会突然发病呢,其实就是这种潜藏的心血管疾病“欺骗”了你。

一般在发病前,都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胸闷。

然而,当这些情况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的时候,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自己体力好,即使身体过度透支也并不在意,偶尔身体不适只当是累的、歇歇就没事了,殊不知这也许就是发病的前兆。

猝死的诱因多种多样,根本死因为自然性疾病。但猝死的发生往往是有条件的。有些条件起着诱发因素的作用。这些条件对完全健康的人本无危害,或危害较小,可是对患有潜在严重疾病的病人却能引起猝死:精神因素,如狂喜、悲伤、惊惧。恐怖。忿怒、过度兴奋、紧张筹;体力活动,剧烈运动(如奔驰)、过度疲劳、搬重物等;外伤或感染,或其他,如暴饮暴食,过冷过热及性交等。

生活规律、良好习惯可预防“青壮年猝死综合症”

对于心功能差、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猝死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朱俊主任介绍说,迄今为止,对这些有心脏病史的人,除了自己有意识地进行药物控制,预防心脏猝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入心脏除颤器。

对于目前发病率比较高的中、青年人来说,虽然心脏没有问题,但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生活的规律。医生建议,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就要注意调节,适当活动。

生活没有办法规律的人群,如从事司机、警察等职业的人,经常疲劳驾驶、频繁出差的人,容易出现大量吸烟、肥胖、高血压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戒烟、控制体重,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尤其当感到胸闷、胸痛、无力、心慌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