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购买奶粉常见误区

来源:网络

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营养成分越多越好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看来,市面上那些标榜营养成分很多的奶粉并不是最好的。“即便真的有那么多营养,婴幼儿也不一定能完全吸收。”他提醒家长们不要根据商家的宣传来购买,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奶粉。每个年龄段的婴幼儿都有一定的身高、体重标准,只要达到了,即说明孩子的身体基本健康。如果孩子已经超重了,那么过多食用营养奶粉反而对其健康不利。

该专家坦言,他们不会给父母推荐某种品牌的奶粉,因为只要是正规厂家的奶粉,其营养成分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给出一些关于奶粉类型的建议。

误区二:黄颜色的奶粉更好

很多父母挑选奶粉要挑看上去有点黄的,认为奶粉越黄,说明奶的含量越是充足。这种方法并不准确,因为有很多好的奶粉是乳白色的。一些生产劣质奶粉的厂家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通过添加天然色素让奶粉看上去比较黄。而且现在很多奶粉里都强化了营养素,比如强化铁剂、强化维生素A、维生素D等,为了保存这些强化营养素,在包装上就进行了一些避光处理,这也让购买者很难识别奶粉的真正颜色。

误区三:进口奶粉才安全

有很多父母认为,进口奶粉贵是因为其质量更好。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毕竟国外在奶源控制、生产流程等方面更加严格。但进口奶粉的价格比国产奶粉贵几倍甚至十几倍。

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年轻的父母们惊心不已,但这个事件并不说明所有国产奶粉都不安全,也不能说进口奶粉就不会出问题。回顾近些年来,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都出现过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其实国内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其生产水平和国外的巨头差距并不大。况且外国奶粉固然好,但它根据国外宝宝的体质配制,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有些宝宝吃了进口奶粉上火便是例证之一。“只买对的,不选贵的”,这应该是我们选择奶粉的原则之一。

一直以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宝宝的奶粉都是令年轻的父母头痛的难题。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让他们购买奶粉时不知如何是好,有的改买进口奶粉、有的去港澳采购奶粉、有的干脆不再给宝宝喝奶粉……

对此,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口奶粉并非一定比国产奶粉好,消费者也不能单凭“三鹿奶粉事件”完全否定国产奶粉的品质。在选择奶粉的时候,年轻的父母们关键是要根据宝宝的成长阶段、发育情况和家庭经济条件为标准来购买合适的奶粉。

消费盲点:“奶粉”选购常见的6个误区

面对规格不同、产地各异、价格参差不齐的各式奶粉,如何明辨质量优劣并避免盲目消费?在此提醒消费者选购奶粉应当避免陷进6个误区———

1. 味道香浓就好

奶粉原本淡香、无特殊气味。由于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因此生产商就有意识地在奶粉中添加一些香兰素、奶香精等芳香物质,使其冲饮时香气扑鼻,增强人的食欲。但芳香物质仅能改变奶粉的口感,并不能增加奶粉的营养。所以,奶粉不能仅以味道是否香浓来论其好坏。

2.速溶度高就好

奶粉速溶度高省却了消费者许多麻烦,但这只是奶粉的一项外在感官指标,并不代表奶粉有更好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配方奶粉。因为配方奶粉是奶粉、乳清粉、奶油粉、微量元素等诸多原料混合而成的。这些原料的质地、多寡、配比才是决定奶粉质量的关键因素。

3.国外品牌就好

近几年进口奶粉屡出食品安全事端。最近有报道说,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在英国市场上每10种奶粉中便有差不多一款含有可令胃部不适的细菌。在102种被测试的配方奶粉之中有3种含有坂歧肠杆菌。另外,在49种脱水婴幼儿食品和72种脱水奶粉中也分别有5种和3种含有此菌。

再者,来自海外的奶粉多为根据西方人的体质特点而设计,配方未达到本土化,纵然其个别成分技术领先,却未必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4. 知名度高就好

在国内,企业颇有名气而产品屡屡抽查不合格已不是新鲜事。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狂打广告扩大知名度,而后到处委托加工产品,其质量毫无保证。还有的企业用金钱换名誉,在包装上标注××组织推荐、××活动专用。如果消费者偏听偏信,难免会上当。

5.价格贵就好

奶粉的成本具体可分为三类。以450克铝箔复合袋装配方奶粉为例,一类是全部采用国产原料,成本在6—9元之间;另一类是部分采用国产原料,部分采用进口原料,成本在9—12元之间;还有一类是全部采用进口原料或进口成品,成本在12—16元之间。这个成本核算已经考虑到一些所谓高档奶粉添加核苷酸、DHA、ARA、免疫球蛋白等因素。所以,各式奶粉的零售价在13—35元之间较为合理。然而,实际上一袋奶粉动辄40—80元,有的罐装精装奶粉零售价甚至高达两三百元。多数消费者对奶粉成本并不知底,购买时多凭“一分钱一分货”来判断。实质上超高价奶粉营养成分和标准价奶粉没有太大区别。

6.包装精美就好

包装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产品,外包装不能代替内容物的品质。但如今,厂商都好在包装上大做文章。如果消费者仅凭外观选购产品,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的伤害。聪明的做法是仔细查看包装上的说明和标示,了解奶粉所含的各种成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