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解析三种错误的蜂蜜辨真假方法

来源:网络

蜂蜜几乎是每家必备的排毒食品。不过对于蜂蜜,很多人不懂得识别真假,因此就流传着很多关于真假蜂蜜的识别方法。到底这些方法,有哪些是错误的呢?今天带大家来看看专家是怎样解析三种错误的蜂蜜辨真假方法。

真假判断题一:不结晶的蜂蜜都是假蜂蜜

蜂蜜结晶与否,在很多人眼里是判断真假蜂蜜的唯一标准。但是专家却直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蜂蜜结晶是因为蜂蜜里葡萄糖的含量高于果糖含量,葡萄糖很容易在13℃~14℃的温度里出现结晶。但果糖的营养价值更高。因此结晶的蜂蜜虽然是真蜂蜜,但不一定是好蜂蜜。”

那好的蜂蜜会出现结晶吗?专家说会,但是很难。“好蜂蜜里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不容易结晶。”

真假判断题二:进口的蜂蜜比国产的好

现在很多都市白领都倾向于去进口食品超市买蜂蜜,总觉得外国的蜂蜜会比国产的更好。记者就在市场上看到一瓶德国产的500克蜂蜜,售价为199元,比同规格的国产蜂蜜贵上5倍左右。消费者直言:“肯定比国产的好。”

这种观点也不是正确的。专家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蜂国、最大的产蜂蜜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蜂蜜出口国。”很多欧洲国家都从中国进口蜂蜜。“像西欧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都从中国大量进口蜂蜜。日本90%的蜂蜜都依赖中国进口。德国的蜂蜜起码有一半是中国出口的。像前面说的从德国进口的蜂蜜,也可能是中国出口的蜂蜜加工而成的。”

真假判断三: 蜂蜜基本上就是高度浓缩的糖,天然的未必好

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认为蜂蜜基本就是高浓度的糖,天然的未必就好。方舟子文章里充满了对蜂蜜的质疑。他说:蜂蜜和其他糖类一样,主要就是给身体提供能量,并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至于蜂蜜中的生物酶,方舟子认为它的含量极低,且会被消化道所消化,不会直接进入人体发挥作用。

对于方舟子的说法,专家说:“人不可能什么都懂,更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家。食品工业发展到现在,再高端的仿造蜂蜜都不能从功效上代替天然蜂蜜。”

专家说,蜂蜜在正常状况下(指没有人为地对蜂蜜造成污染的条件下)存放是不会坏的。国内外都曾经出土过埋藏了几百年也没坏的蜂蜜。

能保证蜂蜜不坏的,就是其中的溶菌酶以及葡萄糖氧化酶等。这些酶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涂蜂蜜能帮助伤口消炎与愈合。酶这种成分在蜂蜜中的含量其实很低,但作用是非常确切的。这是人造蜂蜜永远无法达到的效果!

蜜蜂在酿造的过程中会把自体携带的生物酶,酿进蜂蜜里。同时还会将除了葡萄糖和果糖之外的很多营养成分酿进去,比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如果按照组成元素来说的话,钻石和木炭是一样的,但是价值完全不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