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按摩保健三大误区

来源:网络

揉揉颈、敲敲背、按按脚……时下,类似的保健按摩已成为都市人日常休闲放松甚至治病防病的常见措施之一,以致街头巷尾,按摩、足浴店等随处可见。“按摩本身是一种有效的传统疗养方式,但很有讲究,操作不当非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轻会伤害皮肤、软组织,重会伤到神经、骨骼,甚至导致瘫痪或死亡。”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主任医师吴山教授提醒,“如需按摩保健,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如出现心慌、恶心和青紫淤斑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按摩。

误区一:力度越大越好?

评点:按时有痛感,按后舒适轻松为宜

很多人认为按摩时有疼痛感才说明达到了效果,甚至专门找手劲大、手法重的按摩师按摩,即使在按摩时出现刺痛或疼痛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对此,吴山教授指出,按摩并不是越重越好,而是需要恰当的力度。

他分析,按摩手法和力度得当即可达到适度刺激的作用,用力过大非但对治疗无意义,反而容易形成皮下瘀血和肌肉损伤,甚至还会引起骨折和内脏损伤等。“因此,力度的大小应该由不同肌体的体质和忍耐度来决定。按时有痛感是正常的,但按完之后应当有舒适感和轻松感,并非越重越好。”

误区二:按摩时间和次数要多?

评点:过度按摩易引起肌体耐受性

“按摩不是越久越好,应根据机体的神经特点和经络忍耐度而进行,不可按得太久。”吴山教授解析,因为肌体对任何刺激都有一定的耐受度,刺激过度往往适得其反,容易损伤关节、韧带和软组织。“过度按摩还会造成神经紧张或神经抑制,削弱人体本身的活力和抵抗力。”

另外,他指出,按摩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神经在过量的反复刺激下容易产生疲劳,使经络调节能力减弱,而且对身体进行过度频繁的刺激会使其敏感度下降,肌体容易产生耐受性,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

吴山教授建议,如果是作为治疗,可以每日或者隔日进行1次;如果是作为保健,则可以每周1次,或者每2~3周1次。

误区三:足底可以随意按?

点评:足底穴位多,易损伤器官

吴山教授介绍,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反射区,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肝、肾、胃、脾,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刺激反射区来缓解身体对应器官的不适,但若按摩手法不当,则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

他强调,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通过对足底的观察、触摸等,比如通过观察足底的色泽,触摸皮下组织的软硬程度,可以判断出相应的反射区是否正常,然后在按摩中有意识地改善这些不适。没有专门学习过相应医学知识以及不具临床经验的人,就很难通过足底的变化来判断出身体对应器官是否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会在按摩时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