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细菌无处不在 这些用品最易藏细菌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细菌无处不在 这些用品最易藏细菌

第二章:女性日常最易忽视7大细菌温床

第三章:日常消毒杀菌 要把握“度”

细菌无处不在,日常生活,如果不做好消毒杀菌措施,那么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那么细菌最易藏哪呢?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些最藏细菌的生活用品,快去看看了解下吧。

细菌无处不在 这些用品最易藏细菌

生活中,细菌不仅无处不在,它们出没的地方有时也会出人意料。近日,检验科专家分别对10个家庭的5种家庭用品进行了细菌数量检测,包括棉被、手机、电脑键盘、电视遥控器和拖鞋。结果显示,拖鞋最能藏菌,有4个家庭拖鞋上的细菌菌落数超过200个;遥控器排名第二;手机和电脑键盘细菌数紧随其后;棉被细菌最少。

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拖鞋反正是在家里穿,脏不到哪儿去,这是绝对错误的。脚与鞋子接触时间长了,容易出汗,如果不常清洗,温暖、黑暗、潮湿的鞋内就成了细菌滋生、繁殖的“根据地”,可能导致脚臭、脚气等。因此,拖鞋应该和外穿的鞋分开存放,并多晒晒太阳,塑料拖鞋要两三天清洗一次,棉、毛拖鞋要清洗后再收藏。

若吃东西时触摸了遥控器,等于饭前白洗手了。因此,要改掉吃饭时看电视的坏习惯,以防细菌“搭顺风车”,一起进了肚子。专家指出,最好每星期用酒精给手机、键盘和电视遥控器消毒;多用耳机打电话,听筒、话筒要尽量远离嘴巴;打完手机,要先洗手再吃东西。

人体排出的汗液、油脂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所以,被褥要勤洗勤换,多在太阳下晾晒,睡觉前要洗脸、洗脚,还要经常洗澡。

女性日常最易忽视7大细菌温床

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卫生巾、护垫、粉扑、化妆刷、包包、手机……这些都是女性常常接触的物件,或许你认为它很干净,殊不知,这些无一不是细菌温床。请你一定记住,关注并清理好这些藏污纳垢的细小地方,绝不是所谓的“洁癖”,而是真正在关注自己的健康。

1、卫生巾和护垫

卫生巾和护垫可谓是与女性最亲密的用品了,但这些直接接触我们私密部位的东西,如果使用不当,会变成可怕的“细菌炸弹”,而且能直接命中“靶心”,让我们生病。

解决方法:经常更换。卫生巾和护垫最好都是每2-4小时更换一次,而且每次更换前一定要先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接触卫生巾和内裤。保存在干燥的地方。很多女性喜欢把这些卫生用品保存在浴室里,但浴室通常不通风且潮湿,很容易滋生霉菌,外包装被拆开后的卫生巾并不密封,就这样被污染了。而且保存太久的卫生巾会失去无菌状态,所以最好每月购买,切忌一次囤很多。

2、粉扑、化妆刷

随身携带的粉扑和化妆刷是细菌丛生之处,因为在外面补妆的时候,往往是处于手也不干净、脸也不干净的状态,粉扑很容易就变得黄黄黑黑的。

解决方法:定期整理化妆包。每星期清洁和整理一次化妆包的必要性应该不用赘述了。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还要清出那些已过期和已用完的化妆品。粉扑和化妆刷都可以用中性洗涤剂来清洗,洗干净以后放到通风处阴干就可以了。

3、鞋子

人们通常不会在意自家拖鞋的清洁,殊不知,你的脚和袜子还带着皮鞋和跑鞋里的污垢细菌,洗完澡后再穿上同一双拖鞋,然后被拖鞋“污染”过的脚再伸进温暖的被子。

解决方法:常常清洁鞋子。家中每人准备两双拖鞋。这是最彻底的清洁方法,一双是从外面回家以后穿的,另一双则是洗完澡之后穿的,彻底“内外分开”,再也不怕鞋子里的细菌传到床上了。另外要提醒的是,袜子一定要和内衣裤分开清洗。

4、包包

我们整天带在身边的心爱包包,其实正是最大的细菌源之一。首先,包包被放置在各种场合的沙发、椅子、桌子上,它的外部表面最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污垢和细菌“盯上”。

而包包的内部也无法幸免,常会被我们随手扔进包里的物品污染,钥匙、手机、钱包、纸巾这些经常拿进拿出的东西本身就带有不少细菌和污垢;刚买的食物、书报等东西,也有可能把外界的脏物带进包里。时间一久,包包就成为了可怕的藏污纳垢之王,急需清理。

解决方法:每月清洁常用的包。如果是昂贵的真皮包,千万不能胡乱清洁,因为一般的有机溶剂可能会破坏它的光泽和柔软度,最好用专门的皮革清洁剂。至于包包的内部布面,可以把里料整个翻折出来,用旧牙刷等小刷子把里料的表面和边缝都刷干净,再用棉布蘸取清洁剂擦拭一遍,随后阴干即可。

如果是环保的棉布包,就可以把包包的内侧翻到外面,然后直接扔到洗衣机里洗,或者用洗衣粉和肥皂刷洗也可以。可以用“包中包”来帮助包包清洁,比如化妆品、数码产品、书籍等各自归入一个小包,这样不仅方便寻找和取用,还能让包包干净整齐,再也不要把所有东西都乱扔进包了。

5、手机

手机可以说是和我们最亲密的数码产品了,不管是坐车、上班、吃饭、逛街,我们总是把手机拿在手里不放,因此,手机上的细菌数量非常惊人,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一定不能“无视”它,因为它实在离我们太近了。

解决方法:每周清水擦拭。关于手机的清洁,最推荐的还是纸巾、棉布或眼镜布蘸少量水擦拭。最多用不超过75%的酒精擦,而手机屏幕绝对不可以用酒精。另外,绝对不要把手机带上床,不仅会对大脑产生辐射,更会把细菌传上床。而如果你的他上床前摸过手机,一定要请他洗过手才能碰你。另外,一定要用手机袋。

6、键盘鼠标

我们的手每天都在超级频繁地触摸键盘和鼠标,上面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手再到处乱摸的话,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皮肤病以及眼病等。曾有一项调查发现,办公室电脑键盘里的垃圾正以平均每月2克的速度增加。

解决方法:隔天清理。先把键盘整个倒过来拍打摇晃一下,倒出里面的“陈年存货”,灰尘、食物碎屑、头发、皮屑等都是键盘里的“常客”,你也可以拿电吹风对着键盘的缝隙吹一通,加强清洁。然后用棉布蘸上酒精或清水擦拭键盘和鼠标,再把表面残余的水渍擦干。另外,如果洗完澡后还使用了键盘、鼠标之类的用品,那么在睡觉前一定要洗手。

7、瑜伽垫

现在很多女性都有去瑜伽馆运动的好习惯,瑜伽运动有很多需要用身体紧贴垫子的体式,甚至还有头脸部直接碰触垫子的体式,但公共场合总是很难保证卫生,千人踩过万人踏过的瑜伽垫更是各种细菌云集的地方。

解决方法:自带铺巾最干净。自带瑜伽垫的话太大太重了,不太方便,而且瑜伽垫本身也不容易清洁,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自带一条瑜伽铺巾,铺巾的正面是平整的布面,而背面则是防滑的塑胶颗粒,铺在瑜伽馆的垫子上,既能保证如自家般干净,又能防滑,也不会太重,回家后直接清洗就可以了。

日常消毒杀菌 要把握“度”

在超市里逛一圈,总会发现卖消毒洗涤用品的区域很受主妇青睐。有位朋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从超市里买回一大瓶名牌消毒液,说是要和洗衣粉一起用,只为丈夫经常出入工厂,衣服太脏,细菌太多。至于她自己,也是杀菌洗液的忠实拥趸,每天洗澡一定得用妇炎洁才觉得干净。再看看身边白领家庭里,用消毒液洗手自不用说,有的还用它洗餐具、切肉的砧板甚至水果等。

难道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身体真的充满了毒素和细菌,以至于简单的洗涤已不能满足需要吗?专家的答案恰恰相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林立丰说,如果家里没有病人,以预防疾病为目的的消毒杀菌应有一个限度,换言之,消毒杀菌液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清水冲洗就可有效除菌

老百姓觉得消毒就是消灭细菌,实际上,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使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达到无害化,细菌不会被完全除去,但传播疾病几率已降到极低,而灭菌则是把媒介(即物品)上的细菌全部杀灭,达到100%无菌

“日常生活不需要达到无菌的程度,有效消毒、杀菌即可预防疾病。”林立丰说,用清水冲洗就可除去大部分病菌,而用洗衣粉、洗洁精清洗一般可去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细菌,更不用说洗衣后通常还要拿到太阳下晾晒一段时间,一般有害病菌与病毒根本不能存活。就算是不用水和洗涤用品,仅仅通风也是减少家居、物品的细菌与病毒的污染的过程。另外许多物理方法也同样能达到消毒目的。譬如用开水煮餐具5至10分钟,或把清洗后潮湿的洗碗布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都可有效消毒、杀菌。

滥用消毒剂恐有副作用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消毒剂也一样。用得适当能消毒杀菌,用得过多或没有清洗干净,反倒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影响。比如一般消毒剂是强氧化剂,有强的腐蚀性,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可能造成灼伤、肿痛;长期滥用消毒剂,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抗药性;如果消毒剂使用不当,可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反倒易导致病菌生长繁殖,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林立丰的建议是:当家里没有病人或无人患皮肤病时,通常不用额外加消毒剂洗涤衣物。如果把吊白粉(漂白粉)和洗衣粉放在一起,会让衣服褪色或造成破坏。而且洗衣粉是碱性,消毒液是酸性,放在一起可能会生成中和性反应,减弱其消毒杀菌的功效。

如果是洗砧板和水果,更不用劳烦消毒液的“大驾”,用清水清洗与浸泡或用洗洁精清洗就可清除大部分细菌、农药、残留保鲜剂、重金属等,但记得用洗洁精之后彻底用清水清洗,或者用开水烫一烫。“否则消毒液留在砧板上,可以造成二次污染。”

严格按说明使用消毒液

如果一定要使用消毒液,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很多人容易忽视这一点,总是和放洗衣粉一样,随便往洗衣机里搁一两勺。这样做的结果,要么会如上所说产生中和反应,减弱杀菌功效,要么就会因为不断地进行小剂量的刺激,导致细菌的抵抗力越来越强。所以,消毒液要么不用,要用就要保证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的适当,并且彻底清洗干净。

“如果患有香港脚、灰指甲、足癣这些皮肤病,就应该把袜子用消毒液单独浸泡后再清洗。如果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感染类疾病,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毒、杀菌用品。在用消毒剂清洗衣物之前,一定要清除掉血迹、油脂、蛋清、粪便等污物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不少人以为价格越贵的消毒剂杀菌功效越强,但林立丰表示,消毒剂效果与价钱高低无关。吊白粉很便宜,但消毒效果很好,就是刺激性强。一般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适合自己的消毒剂,注意选用有消毒卫生许可证或有卫生部批文的产品。

总结:综上所述,我想大家都能知道了,要想避免感染细菌,那么一些生活用品要及时的杀菌消毒,这样才能减少危害哦。(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号:2012.03,作者:李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