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睡前服药降压很危险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睡前吃降压药很危险

第二章: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第三章:肿瘤的“首治选择”很重要

很对高血压患者都是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来降压的,但是这个服用降压药啊!很多人服用起来都很随意,只要一感觉不舒服就服用,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睡前吃降压药很危险

一般人入睡后,血压可比原来下降15%~20%,午夜0—3点钟为昼夜血压最低时段。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担心夜间或凌晨发生意外,就自作主张在临睡前再服一次降压药,这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使大脑血流量减慢、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使高血压病人的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血流缓慢,加上老年人血管内壁粥样硬化、颈动脉高度狭窄和斑块,极易导致脑血栓和脑梗死。

高血压老人大多血管内壁沉积着类脂质和胆固醇,久而久之导致血管内壁粥样硬化和斑块。临睡前如再服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加上低血压时脑部血流过缓,血黏度增加,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缺血性中风、偏瘫等,更为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血压越低越好。确实,在一定范围内,血压值的高低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提示降低原本过高的血压对这些器官具有保护作用。但血压并非越低越好,前提是要保证供应这些器官血流所需的灌注压。如血压过低,就会诱发缺血性中风!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老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斑块,及血管腔狭窄等病症,导致血流的循环阻力增高。许多老年人血压较年轻时“高”些.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调节”,这是为克服循环阻力而“自身调节”的结果。这可使体内重要器官的供血(包括血流量和灌注压)保持相对的正常。

为解决某些老年人血压波动大、清晨有脑中风可能的问题,医生建议服用作用长达24小时的“长效”ACEI类或ARB类降压药,如:洛汀新、波依定、络活喜和代文等,一般每天清晨服一次即可

长效降压药好处是:一可减少服药次数,简单、方便;二可保持24小时内的平稳降压,大大降低昼夜血压波动对脑、心等重要器官的危害,预防清晨血压高峰时可能的意外(如脑中风):三可保护心脑血管,逆转已出现的高血压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大、心室壁肥厚等):四是长效降压药的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有利于患者坚持正规和长期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基本补充剂

◆钙

每日推荐剂量: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元素钙,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为每日1000毫克,如饮食中的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

常用钙剂的分类:

(1)无机钙,主要是碳酸钙类:

(2)有机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L-苏糖酸钙、醋酸钙等;

(3)天然来源的生物钙,如牡蛎壳、扇贝壳、珍珠钙、骨泥,这些原料经粉碎加工或煅烧后,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或氧化钙以及磷酸钙等。

常用钙剂的比较

钙剂中元素钙的含量:有机钙中钙的含量低于无机钙类,葡萄糖酸钙含钙仅9%,乳酸钙13%,而碳酸钙含钙40%。

吸收利用:无机钙、有机钙及天然来源生物钙的吸收利用比较相近,总的来说有机形式的钙比无机钙的吸收稍好一些。对于胃酸分泌正常或较多的人推荐服用碳酸钙,而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较少的人可以服用有机钙类,如柠檬酸钙等。

钙剂的服用方法

钙剂的补充可分早晚二次,或早中晚三次,一次补充量不大于500毫克钙,否则机体吸收不好,造成浪费。一般可在进食时补充。晚上睡觉前服用可防止夜间血钙浓度下降引起的抽筋和钙从骨中动员,而且对于睡眠质量的保证也有较好的效果。

减少钙剂吸收的食物

补铁剂、含磷的可乐饮料、酒精以及富含植酸盐的食物(如麦麸等)、蛋白质摄入过高,牛奶促进钙剂吸收的食物:食用面包,馒头等发酵食物、富含维生寨C的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作用: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维生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钙尔奇D)。

推荐剂量:成年人每日200IU(5微克).老年人每日400-800IU(10-20微克)。

注意事项:临床应用时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

◆活性维生素D

作用:能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

代表药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药物特点:老年人更适宜选用活性维生素D,它包括lα-羟维生素D(α-骨化醇)和1,25-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两种,前者在肝功能正常时才有效,而后者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

注意事项:临床应用时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

药物冶疗

★双磷酸盐类: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

代表药物:阿仑磷

药物特点:服药期间需补充钙剂。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低钙血,低磷血症和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果药物过量感到不适,患者应保持直立姿势给予牛奶或抗酸剂。

药物服用方法:清晨用温开水200毫升送服,不得咀嚼或吮吸本药,服药后至少30分钟再吃食物,避免躺卧。

★降钙素类: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

代表药物:鲑鱼降钙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

药物特点:降钙素类药物的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因而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患者。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

代表药物:雷诺昔芬

药物特点:该药只用于女性患者,是选择性的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对乳房和子宫内膜无不良影响,另外对血脂有调节作用。

★雌激素类:雌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代表药物:戊酸雌二醇

药物特点: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非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长期应用有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风险。

注意事项:基于对激素补充治疗的利与弊,建议遵循7个原则:

(1)适应症:有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等)、骨质疏松和(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尤其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这样收益更大,风险更小。

(2)禁忌症: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和垂体泌乳素瘤者慎用。

(3)有子宫者应用雌激素时应配合适当剂量的孕激素制剂(如复方制剂:克龄蒙),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已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

(4)激素治疗的方案、剂量、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应根据患者情况作个体化调整。

(5)各药物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

(6)坚持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是针对乳腺和子宫的监测)

(7)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每年进行利弊评估后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作用是促进骨形成。

代表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

药物特点: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

肿瘤的“首治选择”很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的肿瘤5年治愈率已达45% -50%,而我国仅在一些条件较好的肿瘤医院才可达40%以上,全国的肿瘤平均5年治愈率仅为10% -20%。究其原因,不能合理选择首治方案较为突出。

目前可供患者选择的肿瘤治疗方案较多,除了传充意义上的手术、放疗、化疗外,还有免疫、靶向、基因、介入、射频、热疗等。合理选择首治方案,可发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保护机体正常组织的功能,维护患者的体质,为下一轮治疗提供保证;而一次不规范的手术治疗或设计不合理的放、化疗方案,就有可能导致肿瘤残留,产生拮抗和耐药性,使患者机体受到较大伤害,会给下一轮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调查发现,我国多数肿瘤患者是在没有肿瘤专科的医院或综合医院的非肿瘤专科(如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甚至外科)治疗的。由于此类医院或非肿瘤专科不具备开展肿瘤综合治疗的条件和设备,加之非肿瘤专科的医务人员进行肿瘤诊治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所以肿瘤的首次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原则上的错误。此外,部分肿瘤患者(或其家属)“病急乱投医”,片面要求保护性医疗,盲目相信中医中药,从而使得抗肿瘤治疗变得困难重重

合理的肿瘤综合治疗,尤其是首次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首次治疗前,应针对患者的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全身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做出同时或分阶段进行的多学科参与的治疗方案。因此,肿瘤患者无论在哪个科室确诊肿瘤之后,都应该首先入住肿瘤专科,或者请肿瘤专科医师会诊。在全面评估病情之后,再决定接受何种治疗及治疗的先后顺序。

切忌“病急乱投医” 肿瘤患者的治疗周期一般 都较长,在不同时期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治疗。 众所周知.只有外科医师才能制订最佳的手术方案,肿瘤内科医师才能制订最佳的化疗、放疗方案:而实际上,很多医院的外科医师无限放大手术适应症,把不该做的手术做了,甚至把不熟悉的化疗、放疗也 给做了;部分非肿瘤内科的医师把该做手术的患者留 在科室做化疗,把该做放疗的患者做了化疗,或把该 做化疗的患者做了放疗。这些为了增加自己科室的床 位占有率而将肿瘤患者截留、治疗的医师,无疑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了肿瘤患者的利益.在推崇肿瘤 综合治疗的今天,一个医师不可能同时具备手术、放 疗和化疗的能力。因此,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要擦亮眼 睛,多处求证,谨慎选择合理的首治方案

肿瘤患者应该拥有知情权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患者家属因担心患者知道病情后思想情绪会受到打击,而不敢让患者去肿瘤专科治疗,手术后也不愿进行术后放、化疗,致使患者错失可能治愈的良机。待肿瘤复发转移再到肿瘤专科治疗时,已回天乏术,悔之晚矣。其实,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完全不必“谈瘤色变”。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不再是“不治之症”。俗话说,信心是最好的药物。我们主张尽量将病情告知患者本人,当然可以在病情严重程度上稍作“掩饰”。患者只有接受了罹患肿瘤的现实,才有可能配合医生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正确认识中医中药的作用 迄今为止,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只能占据次要的辅助地位,一般用于配合化疗或放疗,或者用于姑息治疗。但有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害怕手术、化疗或放疗,宁可听信一些流言,花大价钱去买所谓可治所有肿瘤的“祖传秘方”或“单方”,甚至找大师、练气功、求神拜佛,以求奇迹发生。到头来经济拮据,病情也越“治”越复杂,使原来可根治的病变发展成为难以治愈的晚期肿瘤,教训十分深刻。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几乎没有碰到过单靠中医中药能治愈肿瘤的病例。民间即使把某些江湖“神医”传得神乎其神,也不过是个例罢了,并不具备科学的统计学意义,甚至很多病例都不过是这些“神医”牟取暴利的噱头而已。试想,如果这些中医中药能治愈肿瘤,为什么进不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院的药房?如果这些“神医”真的有那么神奇,为什么不被请到大医院坐诊,以造福更多的患者呢?

结语:高血压患者平时不但要注意饮食清淡,还要记得要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也是控制血压的一种好办法。(文章原载于《健康博览》《家庭用药》,刊号:2012.03,作者:陆基宗,田磊,章必成,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