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脾胃不和胃难安 养胃需健脾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脾胃不和胃难安

第二章:胃病患者应减少不必要的忌口

第三章:肠胃不好多吃甘蓝菜 推荐3款甘蓝食谱

胃不好仅仅养胃就够了吗?脾胃不和胃难安,如果脾不好的话,胃也不会好的,那么脾胃不和怎么办呢?吃什么来调理脾胃不和呢?

脾胃不和胃难安

脾胃不和导致的脾胃病倘若日积月累不加治愈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胃病症状的衍生,而病因大多来自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滥用抗生素。那么对于脾胃不和应该怎么做呢?

●分析:弄清脾胃关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判断:慢性胃炎多属脾虚

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暖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以上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在于“防”,因为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众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脾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胃部出现症状。

慢性胃炎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调理,药物选择方面常采用具有“治养结合”功能的药物来防止复发,同时也要养成按照疗程服用的习惯,减少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

●治疗:脾胃同治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暖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做到“脾胃同治”。

●辅疗:运动养胃护胃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的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分清症状治胃病

(1)肝胃不和

症状:胃胀痛、嗳气频繁,反酸、舌质红、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脾胃湿热

症状:胃痛、口干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3)脾胃虚弱

症状:胃胀、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胃病患者应减少不必要的忌口

胃肠道疾病与饮食营养有特殊的关系:胃肠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所以当胃肠道疾病发生时,势必影响食物或营养的摄入。

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困境:胃病不愈,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摄入不足反过来又会不利于炎症或溃疡的愈合——因为消除感染、填补溃疡灶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讲,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治疗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使患者能摄入充分的营养,加快胃病愈合。

大部分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都有很多忌口,生、冷、凉、热、粘、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全在禁忌之列,很多患者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如腹痛不适或腹胀等)出现的情况下,主动放弃吃“硬”的米饭,宁愿选择喝粥或只吃馒头;放弃了“高脂肪”的肉类,只吃素食。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不是积极地寻求药物治疗,而是靠只吃那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粥)来避免腹部疼痛等症状,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无助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治疗,还因营养不良而不利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的康复。

这些错误的根源在哪里呢?这要从医学界对慢性胃炎和溃疡的认识说起。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医生们普遍认为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受损是慢性胃炎和溃疡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加强对胃黏膜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很自然地,人们认为生、冷、凉、热、粘、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会“伤害”胃黏膜,为了保护胃黏膜,必须忌食这些食物。

然而,人们现在已经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才是导致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最重要的病因,上述食物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无关系,而且上述食物对胃黏膜的伤害并不大,甚至不能算作损害黏膜防御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可能忌食上述食物其实是不必要的。相反,忌口太多势必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从另一方面讲,像人的身体需要锻炼才能健康一样,人的胃肠也需要“锻炼”,即适当吃一些生、冷、凉、热、粘、硬、粗糙或刺激性的食物是有益的。

这里所谓“适当”有两层涵义,首先要以不加重慢性胃炎和溃疡的症状为前提,即胃肠道可以接受。不过,反过来讲,如果哪怕只吃稍微有一点儿刺激性的食物(如生的蔬菜)都会导致胃部疼痛的话,那说明胃炎或胃溃疡症状比较严重,需要服用或调整药物来加强治疗,不能单纯依靠“忌口”来避免疼痛。

“锻炼”肠胃要以能增加营养素摄入为目的(比如吃生的新鲜蔬菜或水果),不要为了刺激而刺激(比如吃雪糕、喝生水等)。

总之,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只要不加重疼痛或其他症状,应尽可能选择各种各样的食物,以达到均衡饮食的要求,不宜有过多忌口。

肠胃不好多吃甘蓝菜 推荐3款甘蓝食谱

甘蓝菜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及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利于激素分泌,帮助乳房发育。

甘蓝是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誉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维生素K1及维生素U,不仅能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旺盛,降低病变的几率。

甘蓝菜对减肥很有帮助。每100克甘蓝只含有25卡路里的热量,并且所含的糖分也很低。因此甘蓝能够稳定血糖水平,吃了这种蔬菜后也就不怎么感到饥饿,从而达到饮食减肥的目的。

推荐食谱:拌紫甘蓝

原料:

甘蓝500克、糖200克、白醋100克、辣油、香油、盐、蒜各少许。

做法:

1、切丝,最好加入点绿色尖椒丝。

2、投凉,就是扔到凉水里洗洗。

3、调汁,在小碗里加入醋,辣油,香油,盐,蒜。

4、拌,这就简单了,把调好的汁均匀的撒进切好的菜丝上,然后拌匀。

功效:

肠胃不好、胃溃疡患者多吃甘蓝菜。每天将甘蓝与蜂蜜混合食用,此法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注意:

甘蓝菜中几乎不含脂肪,所以在做菜时最好用橄榄油。这是因为在这种不饱和油脂的帮助下,甘蓝中所含的各种脂溶性维生素,才能够被机体吸收利用。

酸辣甘蓝菜

原料:

卷心菜500克,红萝卜1/2条,小黄瓜2条,红辣椒2个,嫩姜1块,大蒜3粒,花椒粒1大匙

配料:

A:盐3大匙,B:橄榄油3小匙,C:香油1大匙,糖、醋各6大匙、盐少许。

制作:

1、卷心菜撒成片状:红萝卜切细丝;小黄瓜切斜片;红辣椒切斜片;嫩姜切丝;大蒜拍碎。

2、将卷心菜、红萝卜、小黄瓜加A料腌1小时后洗净盐分,再将水分挤干放深盆内,加入大蒜、辣椒和姜丝。

3、锅烧热,加橄槛油爆香花椒粒后捞起,再将橄榄油、C料加入2中,约1-2小时后即可食用。

甘蓝菜饺

原料:

面粉500克,水250克。甘蓝2颗,粉条,虾皮。

配料:

盐,鸡精,海鲜酱油,蚝油,十三香,高汤,葱姜蒜沫,香油,植物油。

做法:

1、将面粉与水揉成面团放在一旁醒面。

2、先将甘蓝切丁撒上少许盐腌一会,挤到多余的水分。放入所有的原料扮均。

3、将醒好的面粉取出揉匀下剂,将小剂按扁用擀面仗向四周擀开。包入馅料,收口封好。

4、放入蒸锅内大火开锅后在蒸8-10分钟便好了。

如何挑选优质甘蓝菜?

良质甘蓝叶球干爽,鲜嫩而有光泽,结球紧实、均匀,不破裂,不抽苔,无机械伤,球面干净,无病虫害,无枯烂叶,可带有3~4片外包青叶。

次质甘蓝结球不紧实,不新鲜或央水萎蔫,外包叶变黄或有少量虫咬叶。

劣质甘蓝叶球焊裂或抽苔,有机械伤或外包叶腐烂,病虫害严重,有虫粪。

结语:脾胃是不可分开的,大家要是想养好胃的话,首先必须要养好脾。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紫甘蓝才还是很好的选择哦!(文章原载于《健康生活·家庭》《健康》,刊期:2012年第4期,作者:采合,王兴国,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