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你的耳朵 你一定不会掏

来源:网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可是经常掏耳朵是会伤害到耳朵的,那么如何正确的掏耳朵呢?掏耳朵出血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误区1:鼓膜破了,一定会耳聋

正解:掏伤鼓膜,听力下降

坊间对鼓膜的认识是,一旦鼓膜破裂了,听力就没有了。其实并非如此,鼓膜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掏耳朵时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个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扩发音量、增强听力,它的破损甚至破裂只会影响听力,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一般人掏耳朵时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个小洞,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的。

↓↓

要提醒的是,不仅掏耳朵会捅破鼓膜,过大的音量、很重的一巴掌、打球撞击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例如有一个小孩在玩沙炮的时候震伤了耳朵,鼓膜上破了个洞,听力大大受损。

误区2: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正解:没有感染不要滴

就像眼睛干涩就滴眼药水一样,很多人耳朵一有问题就滴消炎水。殊不知,乱滴药水也可能带来炎症。

如果掏耳朵时,用干净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伤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药水。此时外耳道没有受到细菌感染,保持干爽洁净的环境。但滴了消炎药水之后,反而营造了一个潮湿温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

什么情况下可以滴消炎药水呢?当耳朵出现感染、流脓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滴消炎药水。洗澡时,最好别弄湿耳朵。可以用棉花团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团湿了再换。

另外,每次在公共泳池游完泳之后,最好滴两滴消毒药水。因为公共泳池内内的水可能存在各种细菌。

误区3:耳朵觉得痒就掏

正解:可能是真菌感染

很多人都有定时清洁耳朵的习惯,特别是油耳的人,常常有油流出来,或者觉得痒,每过几天就掏一次耳朵。陈观贵对此表示,油耳和干耳是遗传的,没有办法改变。油耳的人一但感觉油流出来了,用掏耳棒清洁一下看得见的外耳道是可以的。不过,正常人的耳屎会自动脱落,一般情况下不会堵塞。无论是油耳还是干耳,清洁耳屎的频率大约一个月一次就够了。一来耳屎的生长速度没有那么快,二来耳屎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

我们的耳朵都有两节,外面的一节外耳道表层覆盖着皮肤,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但里面看不到的一节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会痛。在清洁时,最好使用松软、干净的棉签,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实并不好。

陈观贵提醒,很多耳朵痒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经常用不干净的手掏耳朵、患有脚气病的人,都是耳朵感染真菌的主要人群。一旦感染了,最好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误区4:耳朵痛自己会恢复

正解:长期受伤可治脑膜炎

耳朵发炎的问题并不大,因此很多人会忽略了正确治疗。陈观贵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耳朵受伤发炎而不治疗,很可能出现反复感染而造成慢性化脓性综合炎。不仅出现听力下降,还会导致肉芽、胆脂瘤,破坏听骨等。听骨被损坏到一定程度了,无法自愈,只能通过手术解决问题。

掏耳朵出血了怎么办

在掏耳朵时,如果发现有出血的迹象切不可盲目处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通过吞咽、憋气等能使鼓膜发生变化的动作试探鼓膜是否受损,如有受损应立刻就医;

第二、如果只是普通的皮肤外伤,可以暂不处理,保持外耳的干燥清洁;

第三、口服一些消炎类药物,防止伤口感染。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在掏耳朵时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如果出现了掏耳朵出血的现象,一定要及早就医!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