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老年人体检心脏项目不可忽略

来源:网络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都在慢慢的下降器官也在慢慢的衰退,所以老年人的抵抗力是非常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得病最多的人群是老年人的原因。你在体检的时候有没有忽略自己的心脏呢?

过去人们总以为冠心病以老年人居多,女性比男性发病晚十年,女性发病一般在绝经后。不过近年来,冠心病露出年轻化的苗头。一般人都知道,心肌梗死发作时会有胸闷、剧烈胸痛等自觉症状。

但是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有的病人,平时感觉身体状况很好,常规体检血脂、血压、心电图也都正常,只有在做特殊检查时才能发现有心肌缺血。

这些病人往往发病很急,可能就在跑步、过劳、上下楼梯后突然出现心肌梗死的隐性冠心病,但病情凶猛,许多猝死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专家提醒说,在一年中有两个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期,一个是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一个是气温在33℃以上的盛夏。

对急性心肌梗死,关键是做好预防。人体进入中年以后各个器官功能逐步衰退,40岁以上的人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人。

冠心病的发展是从稳定型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展为心梗,症状逐渐加重。这个过程其实很多患者感觉到了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比如,可能以前走两站地才开始难受,而现在一站地都走不下来了。中年人也要注意这些信号,早去医院检查,做相关治疗。

女性50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每年都应定期体验,要把心脏作为重点检查项目之一。这种检查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血常规、心电图检查,要做专科深度检查,如平板试验,运动核素心肌扫描(ECT),经济条件许可的可以多做排冠状动脉CT筛查。

老人体检重点要查七部分

第一,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第二,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

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第三,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

第四,查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第五,检测骨密度。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

第六,胃肠镜检查。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应把其列入体检“补充清单”。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第七,妇科检查或前列腺检查。老年女性即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而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检查。

总之,当老年人为自己定体检清单时,最好先将身体的不适情况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补充检查项目,体检结果出来后一定要请医生加以分析,发现问题后应尽早治疗。

老年体检注意事项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总结:现在都知道体检的时候不能忽略自己的心脏了吧,老人一定要成定期体检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因为老人的身体器官正在衰退,所以有很多的疾病老人是感觉不到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