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驱蚊方法 疾控专家解读驱蚊误区

来源:网络

五月已经是过去了一半了,很多的蚊虫已经是开始活跃了,很多人也是在受到蚊子的侵害,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驱蚊产品,那么这些产品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呢?今天疾控专家解读驱蚊误区。

最近蚊虫的活跃真的是很快,很多人是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而革登热就是最大的侵害。

广州更是出现了全省首例本地登革热病例,比往年早了两个月,据疾控中心监测,今年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活跃的时间比往年提早,防控形势严峻,还于近日发布了登革热风险提示,蚊虫警报提前拉响!

2015年,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支持,超威贝贝健协办开展“守护童年•绿色天使公益行”,从源头做起,面向广大儿童家庭广泛宣传做好优育优教的方法和理念,宣传登革热、手足口病等流行疾病预防知识,广泛传播科学养育、健康生活的新知识,倡导儿童卫生、健康的新理念,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本次活动将于在5月24日正式启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防蚊需求, 作为活动内容之一,在权威媒体展开网络调研,通过发布调研问卷,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驱蚊观点进行了收集整理。短短7天时间,就收到了总计超过1000位妈妈的问卷反馈,80,000多母婴人群的关注。 由此来看,面对蚊虫季来袭,妈妈们非常关注扰人的蚊子动向。

不过,与这种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80后的虎妈猫爸们,自身存在着很大的驱蚊误区,快来了解下那些被蚊子利用的机会吧。

误区1.蚊子的危害,被父母严重低估

不少爸妈都担心孩子睡眠的时间充不充足、吃的好不好,这都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在自身机能培养的同时,千万不要被“吸血者”钻了空子——蚊子。调研结果显示,将近四成的父母都没有过多在意孩子是否被蚊子叮咬,甚至有一些父母认为“被蚊子咬一口不就一个小包么,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蚊虫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尤其夏季更是蚊虫疾病传播的高发期,蚊子叮咬所存在的隐患不容忽视。

你可能会质疑蚊子的危害真有那么大吗?据权威机构统计,每年有10人葬生鱼腹,100人被狮子所杀,1000人因为鳄鱼攻击丧生。由淡水螺造成的血吸虫病、臭虫传播的南美锥虫病、采蝇传播的嗜眠性脑炎和由狗传播的狂犬病也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死亡。不过,这些颇为惊人的数字根本无法与因蚊疾而死的数量相比——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于蚊子传播的疾病,全球12秒就有1人死于蚊疾。

而疾控中心的数据也显示,2014年在我国广东地区大规模暴发的登革热疫情期间,报告病例数就有46864例。其中,很多患者都是因为低估蚊子带来的疾病危害,而忽视了日常的驱蚊工作。虽然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妈妈都知道蚊子是登革热、疟疾、乙脑等疾病的最大致病原,但她们却不清楚,相比成人,体温更高、呼吸急促的婴幼儿则更容易遭到蚊子的袭击,宝宝的枕边正藏着“头号杀手”!

误区2.电蚊香,宝宝到底能不能用?

蚊香,顾名思义,是一种让蚊子消失、宝宝香睡的室内有效蚊媒预防工具。调研的结果显示,仅超过60%的妈妈选择“希望选择更加健康的植物驱蚊产品”,这说明绝大部分妈妈仍然心存担忧:在使用蚊香制品时,恐怕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影响!

对此,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正规蚊香对人体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考虑到可怕的蚊疾,市民在驱蚊工作上一定要保持理性,不可因噎废食。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是通过高温促使有效成分挥发,不需要助燃剂,所以从宝宝健康角度来看,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是可以适当使用的。

不过,面对市场上花样繁多的产品,妈妈们应该选择哪类蚊香及电蚊液呢?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点上,妈妈们的看法相当一致,超过90%的妈妈都选择了愿意使用“更加健康的植物驱蚊产品”。由此来看,妈妈们在使用驱蚊产品时十分关注产品是否安全、健康。

业内母婴专家强调,由于老人、小孩呼吸系统较为敏感,使用含有植物配方的驱蚊产品更加温和、安全,非常适合易敏感人群。近年来,驱蚊产品在研发上也增加了投入,通过对天然植物进行提炼,采用植物配方的驱蚊产品越来越多的收到消费者青睐,如超威贝贝健这样添加了薄荷、艾草等植物驱蚊配方的驱蚊产品系列一度成为市场上的“人气王”。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使用含植物成分的蚊香时,感觉十分温和,味道不刺激,而且驱蚊效果明显,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孩子的健康问题了。”

夏日将至,“人蚊大战”不可避免,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大家,夏季是蚊疾传播的高发期,可以适当使用植物驱蚊类产品作为室内蚊媒防护措施,带给宝宝最贴心的健康呵护。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驱蚊的有关误区,看完上文的专家解读的驱蚊误区你是不是知道了,在生活中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有这种误区呢?看完这些赶紧去找找自己的方法吧,学会健康的驱蚊方法对孩子和家庭的健康都是最好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