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卫生间做这事超过5分钟太危险

来源:网络

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各种食物在进入了人们的体内后会被消化系统所消化吸收,汲取完蕴含在其中的营养后,剩下的杂质就会被人体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被称之为排便。排便不仅代表着一个人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时间的长短也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在过去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人们上厕所的时间普遍比较短,但现在去上个厕所不拿个手机都觉得浑身不自在。很多人都喜欢在上厕所的时候玩玩手机、看看报纸,虽然看起来非常的惬意,但是却很有可能因为排便时间过长而导致一些意料之外的身体伤害。

一、肛肠疾病

肛肠类疾病是困扰现代人生活的一大典型疾病,在这其中尤以痔疮最让人头疼。一旦患了痔疮,那么不仅让人坐卧不安,而且还会伴有疼痛、瘙痒、便血等情况的产生,对人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引起痔疮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经过临床大量的病例表明,排便时间过久才是背后的罪魁祸首。因为当人们长时间处于排便的状态时,腹部的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血液的正常流动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仍然不及时注意到这个情况,那么很容易就会导致痔疮。而痔疮会陆续引起贫血以及其它种类的肛肠疾病,如肛裂、肛周湿疹等。所以说上厕所的时长一定要控制好,最好在五分钟以内。

二、心血管疾病

很多朋友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即使感受到了便意也常常会选择憋着,然后等到忙完之后再急匆匆的冲进厕所。但是这样排便不仅会增加其难度,而且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产生。因为如厕的时间如果太长,那么就容易引发大脑缺氧、脑出血甚至心肌梗塞等极度危险的情况。

其实这也非常容易理解,相信很多朋友在如厕的时候都体会过如果蹲马桶的时间稍微长一些,那么就会出现腿脚发麻、站立不稳的情况。这也正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的典型标志,对于那些平时身体就不太好的朋友而言,特别是心血管方面有病史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如厕的时间和排便的力度,避免这些危险的情况。

三、细菌感染

如厕的时候原本一些处于衣物保护下的隐私部位就会暴露在外界的空气之间,如果在厕所中动不动玩很长时间的手机,那么就很容易使一些空气中的细菌入侵到这些部位,进而造成感染。

而且卫生间也是一般家庭中卫生情况不太好的处所,往往隐藏着一些难以察觉的细菌,若是长时间排便,那么无疑是在给疾病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孕妇和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而言,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四、肠胃不适

一次正常的排便需要肠胃的共同努力,而研究表明,人在排便的时候平均每平方厘米的肠道内壁要承受大约十几公斤左右的压力。如果动辄保持几十分钟的如厕时间,那么就相当于肠道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无疑会让肠道遭受到不小的打击。如果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从而影响正常的饮食生活。

如何正确如厕

1、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

一个科学的排便习惯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在感受到便意后不可强忍,最好立即去卫生间先行解决,而且在如厕的时候尽量不要携带手机等物品,以免排便时间过长。此外排便之时也不可太过用力,因为肛门附近都属于比较脆弱的部位,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2、便后合理清洁

为了避免细菌感染和痔疮等疾病的产生,在便后进行适当的清洁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人们可以在便后用温水对其进行清洁,将可能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细菌都去除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还能避免其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如厕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起身太快

很多人在刚开始上厕所的时候并不着急,玩玩手机、看看报纸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了,但是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迅速的起身,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上厕所的时候人们会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血液的循环也会受到影响。并且上厕所的时间越长,那么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就越大。

如果起身太快,那么很容易造成身体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突然的血气涌动,从而导致短暂性的大脑缺血以及发生头晕、眼花、摔倒等情况,而且对于年龄越大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

2、干湿分离

在很多家庭中,卫生间往往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因为正常生活的使用需要,所以其地面常常会被淋湿。而且卫生间的环境又比较狭小,水汽不易发散,所以经常会产生摔倒的危险。

如厕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警惕性非常放松的时刻,如果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会被湿滑的地面绊倒,轻则皮肤淤青被划伤,重则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朋友来说,卫生间一定要做到干湿分离,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起到避免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效果。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如厕时间过长的危害以及如何科学如厕的简单介绍。排便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与现象,但在这看似简单普通的行为之中却隐藏着可能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东西,所以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科学的如厕习惯,才能让健康长久的伴随着自己。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