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吃糖的坏处 炒菜时加这物竟会让家人得糖尿病

来源:网络

白砂糖可以说是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我们经常在喝稀饭、冲果汁、凉拌西红柿甚至是炒菜时使用,然而白砂糖吃多了也会成为身体的健康隐患。吃糖的坏处有哪些,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导致体内钙流失

白砂糖在精致过程中会流失维他命、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从而变成酸性食品。但是人体大致上是呈弱碱性的,如果大量摄入白砂糖这种酸性物质,人体为了中和就会使用体内的矿物质,导致钙大量流失。因为白砂糖基本不含钙成分,所以人体内的骨头以及牙齿就会分解出钙以达到中和的目的。听说过经常吃甜食会导致蛀牙和骨质疏松吗?就是这个道理。

容易变焦躁

砂糖的摄入破坏了体内的钙成分,是使人变得焦躁易怒的元凶。特别是0岁至10岁的孩子,如果经常给他们食用含糖量高的食品,将来容易养成焦躁易怒的性格,肥胖的可能性也会随之上升。

导致情绪不稳定

白砂糖被血管吸收的速度非常快,导致血糖急剧上升。这使得胰岛素大量分泌,容易引起低血糖。如果持续低血糖的话,会导致思维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就是导致心情抑郁的原因。

引发肥胖症和糖尿病

血糖急剧上升时,为了将超出部分的血糖值降下来就需要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这样就会陷入“低血糖?再吃点什么吧!”的低血糖循环中,成为引发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原因。

引发维生素B1缺乏症

前面也讲到过,白砂糖不含维他命和矿物质,所以糖类在人体内分解时需要维生素B1。如果维生素B1摄取量不足就会出现缺乏症,导致抑郁、疲劳、头晕、贫血、头痛、浮肿、湿疹、脂肪肝以及其他的不适症状。

用不易发胖的甜味剂代替白砂糖

虽然知道了白砂糖对身体不好,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放弃甜食的人也有很多。这种情况下就推荐使用低GI值的健康甜味剂来代替。

GI值

GI值是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数)的简称,用来表示血糖上升时吸收糖的速度。将葡萄糖的GI值定为100,作为相对值的话,GI值在70以下的食品是较为理想的。含有同样卡路里的食品,低GI值的食物能起到抑制血糖过度上升、胰岛素过量分泌的作用,并且能帮助我们建立起不易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健康饮食生活。

吃糖的误区

1.生活中无糖就健康

只有少数结构简单的糖是有甜味的,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等,充斥于各种甜食之中的就是它们。自然界存在的多数糖——多糖,吃起来并不甜,各种粮食都是含糖大户,主要是淀粉和糊精。粮食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而且还是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的生活中的确不能没有它。

2.糖会导致咳嗽

麦芽糖主治胃寒腹痛,气虚咳嗽等症。麦芽糖与水溶解后会化作葡萄糖,作为医学上的营养料,可用作养颜、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滋润内脏、开胃除烦、通便秘等,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纳食减少、虚寒腹痛、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咽痛。但中气弱、消化力不足、体内有湿热、体胖多病则要慎用,因麦芽糖会助湿生热、令人易于腹胀。

3.无糖汽水、无糖的甜点致癌

用在无糖汽水、一些无糖的甜点以及餐桌上的小糖包里的人工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被广泛地认为是会致癌的。也因此,纽特和怡口两家甜味剂生产公司在学界备受争议。

美国专家辩护说,阿斯巴甜不会导致任何缓癌症的风险增加。2006年进行了一项实验,把饮用含阿斯巴甜的饮料的人与饮用不含该成分饮料的人群进行对比。他们发现,常喝含阿斯巴甜的可乐和不含阿斯巴甜的可乐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患淋巴瘤、白血病或者脑癌的机率。

如何正确地吃糖?

1.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超过6茶勺

一茶勺白砂糖听起来不多,可实际上有约4克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如果成年人要让体质指数(BMI)控制在正常范围(18.5~25)并且保持身体健康,那么每天白砂糖的摄入量就应该不多于6茶勺,占每日总热量摄入的5%以下。听起来十分容易,可其实很多饮料和糕点中都隐藏了大量的糖分。例如,一罐汽水中就含有约10茶勺的糖,这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建议摄入量。即使按照美国心脏协会比较宽松的标准,女性每日的白砂糖摄入量应该不超过6茶勺,男性不超过9茶勺,要严格控糖几乎需要戒除所有含糖饮料、糕点和糖果等。

2.中国人每天平均吃12茶勺糖

也许你会想,中国人没有欧美人那么嗜甜,也没有喝茶加糖的习惯,所以应该很容易控糖。但我国2008年的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每天差不多要吃50克糖,相当于12茶勺,也高于6茶勺的标准。红烧肉、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等家常菜里就含有大量糖,就连一勺番茄酱中都有4克左右的白砂糖,肉干、肉脯中也含有大量糖,再加上日益西化的饮食习惯,食物中的“隐形糖”越来越多,糖的摄入量也就越来越高,如果不有意识地控制,很有可能像美国人看齐(美国人均日摄入量为22茶勺)。

3.控糖是与天性对抗

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要摄取到足够的热量生存下来,甜味的食物是我们祖先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天生就嗜甜。吃了甜味的东西或者喝了甜甜的饮料,我们的大脑会释放血清素,产生良好的感觉。我们大部分的脑细胞都会受到血清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心情、性功能、睡眠、记忆、学习能力和胃口也都会受到血清素的影响。吃点甜的,的确会让我们全方位地快乐起来。也正因为如此,含有大量糖分的饮料才会如此受欢迎。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甜美隐藏之下的危机。含糖饮料已经成为我们摄入添加糖最主要的来源,每天喝1~2杯含糖饮料,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加26%,简直就是慢性自杀。

4.糖浆和白砂糖一样可怕

许多饮料店,如奶茶店、咖啡店或者果汁店用高果糖谷物糖浆而非白砂糖来增加甜味,其实两者一样可怕,都是高热量、低营养。糖浆和白砂糖都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热量也相当,但糖浆比白砂糖更便宜,所以很多商家更喜欢用糖浆。所以,在提防白砂糖的同时,也不要漏掉了高果糖谷物糖浆,千万别天真地以为糖浆是白砂糖的健康替代品。

5.逛超市时要沿着外围逛

逃过糖浆、白砂糖等一切“糖衣炮弹”的最好方法是,拒绝一切含糖饮料,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只购买牛奶、鸡蛋、米面、肉类、鱼类等没有加工过的食材。这些新鲜食材一般都靠着超市的墙壁摆放,而糕点、汽水和糖果等精加工食品则会摆在超市中间的货架上,应该尽量避免去中央的货架选购物品。

6.面对代糖要谨慎

代糖就是指有甜度但是没有热量或者热量很低的甜味剂,可以代替高热量的白砂糖或者糖浆。但是有一些代糖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隐患,例如糖精就可能导致膀胱癌。虽然,1977年就有研究报告显示,吃了大量糖精后罹患膀胱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但由于当时的实验对象是动物,而且当时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其他代糖可以使用,所以糖精并没有被禁止且使用至今。为谨慎起见,最好不要选择糖精作为代糖,其他的代糖有阿巴斯甜、三氯蔗糖、纽甜,不过人们对这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的安全性仍然心存质疑。甜菊糖是目前为止最天然的代糖,从甜菊叶中提取,是许多人崇尚的健康代糖。

7.所有糖都必须要限制摄入量

黑糖、冰糖和蜂蜜是否就比白砂糖健康,而且可以不限制摄入量呢?黑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其实也是蔗糖,所以与白砂糖相似,而蜂蜜中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实都属于小分子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造成血糖的浮动和给胰腺带来负担,因此这些糖的摄入量也应该被严格控制。如果一早已经喝了一杯加了一勺蜂蜜的温水,那么剩余的一天中最多只能摄入5勺糖了。

结语:糖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我们也离不开它,但是过多的摄入实在不是一件好事。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如何正确的吃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