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心率多少算正常 如何维持正常心率不变

来源:网络

每个人的心跳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正常情况下都是在一个范围之内的,超出或者低于的话,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那您知道我们的心率多少算正常吗?当心跳发生突变的时候,变得很快,您知道心率过快怎么办吗?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之时,我们应该如何位置正常心率不变呢?来学习一下吧。

心率多少算正常

您测量过自己的脉搏吗?您是否经常测量呢?还是就没有在意过自己的心跳平率呢?有些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心跳一分钟平均多少下吧,那现在拿起手表,测量一下自己的脉搏吧。

人的寿命与心率息息相关,专家教你如何管理你的心跳。人的一生总的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静息心率偏慢,人寿命延长,而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

在很多的医学方面的研究数据里面可以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心率过快的人都是患有癫痫病的人,还有就是患有不一样的种心血管疾病的人,危险的系数都会比较高的。

心率:一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静息心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

还有一些专家,找俩不同种类的进行测试,很多的结果发现,一般的动物心跳越慢的话,它们存活的时间就是越长的,那人类呢?也会是这样的结果吗?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呢?

过快过慢都不好,静息心率在60次,寿命可达93岁

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相反,大的哺乳动物如鲸体重很大,心率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

一种叫格拉帕哥斯的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它的每分钟心跳仅为6次。尽管这种现象尚未完全阐明,却向人们提出了一种推论——心跳慢,寿命长。

“管理心脏,很大一部分是‘管理心跳’”,很多患者都有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意识,但有很多人不了解,心率的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也有很大关系。

心率是什么?专家介绍说,人每一次脉搏的搏动,都代表一次有效的心脏跳动,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就是心率。

有研究认为,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在60次左右寿命最长,其寿命可达93岁(当然是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但一般来说,静息心率控制在55-70次都是比较理想的,如果每分钟少于45次,可能有心律失常的风险。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的心率会偏慢,但精力充沛并无任何不适,这属于生理性心动过缓。

心跳快慢与心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

心率过快易发生高血压,发生猝死的可能性也更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结果提示,静息心率增快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心率加快,反映出体内交感神经活跃。

交感兴奋,会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当交感神经持续活跃,肾上腺素分泌的水平持续大量的升高时,心脏的消耗也同时变大。

而交感神经活跃和高血压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心率过快,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就高,而反过来,血压高也会造成心脏功能的损害。

猝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与猝死具有密切关系。“已经有统计学研究,每当地震等大事件后,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就会上升。”很多年轻人的猝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长期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年轻人应该更加重视心率的管理。

挪威的研究人员在10年时间里,分两次对3万人的静息心率进行检测,发现10年前每分钟心跳70次以下的人,如10年后心跳增至85次,那么患心脏病死亡的风险将翻一番;对10年前每分钟心跳速度在70到85次之间的人而言,10年后如心跳增速到每分钟85次以上,死亡概率也会提升80%。如静息心率降低,那么效果刚好相反。10年前每分钟心跳70到85次的人若10年后降至每分钟70次以下,则患心脏病死亡的概率可降低40%。

用运动“管理”心跳,要注意什么?

运动心率“170-年龄”,超过了运动过度,不足效果不佳

如何测静息心率呢?一般自测脉搏就可以了。早上起床前,用食指和中指按压在脉搏上,测算一下一分钟内脉搏跳动多少次,也可以简单测算一下10秒钟内跳动次数,再乘以6。

但是有房颤、室性早搏等病人,可能会造成脉搏和心率不一致。现在很多老年人家里都有电子血压计,上面都会显示心率,早上起床前就可以拿出来测一下。

静息心率过快不好,同样过慢也不好。若每分钟少于45次,提示可能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有引起心脏停搏的危险,也需引起重视。那么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保持在60次左右?

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一般来说,运动心率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运动心率是“170-年龄”,比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为宜,超过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同时还要注意戒烟与限酒。

心率过快怎么办

1.饮食有节,忌过饥饱,生活规律

饮食要有节制,饮食不宜过饱,也不宜过饥。不要在一餐过饱后,想通过下一餐过饥来“平衡”。更不应饿久了以后猛吃一顿,这可能会损伤肠胃,也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应该定时用餐,而且每餐都不要太饱。

2.注意原发病的饮食宜忌

根据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发病来调节饮食,如感冒发热咽喉痛时,不要吃煎炒热毒的食物。肠胃炎腹泻腹痛时,不要进食生冷硬难消化食物。一般来说.不论原发病如何,都忌烟、酒、浓茶、浓咖啡和辛辣食物。

3.有减慢心率作用的食物或药物

在煲汤、煮粥时可适当选用,或在辨证用药时配合使用。如生地、麦冬、玉竹、葛根、苦参、黄连、百合、猪心、灵芝、金针菜等。

如何维持正常心率不变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3.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4.保持心态平和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通过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结语:心跳的次数也是反映您的身体健康的,说不定就是因为您跳的比别人多了几下,您的健康系数就非常低,因为心跳超过规定的范围就代表身体出现了问题,所以说一定经常去测量一下自己的心跳,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大病的到来,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心态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