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吃龙虾的禁忌 夏天男人狂吃这一物竟特别伤肾

来源:网络

夏天爱吃什么东西特别伤肾呢?在生活中,小龙虾是很多人都爱吃的美味佳肴之一,那么,你知道吃龙虾的禁忌有什么吗?吃龙虾要注意什么呢?怎么吃龙虾比较健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吃龙虾要注意啥吧!>>>吃这物竟会导致肾衰竭

夏季小龙虾好吃却别贪吃 当心吃出肾功能损伤

躺在医院肾内科病床上的小杨,回想起过去10天经历,不自觉地会说“怎么会掉到我身上”。如果想到吃一顿夜宵会吃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住院10天,前后花了近1万,小杨也许那天晚上就不会点那盘菜了——小龙虾。

宵夜一顿小龙虾,凌晨被痛醒

30岁来自湖北的小杨与妻子一直在广州从事服装生意。8月12日,暑假回家照顾小孩的小杨妻子刚从湖北老家回到广州,为了给老婆“接风”,叫了几个朋友就一起在大排档吃夜宵,点了一桌子菜,等最后上小龙虾时几个朋友都已经吃饱只是尝了几个,小林怕浪费就撑着肚子吃了起来。

“估计怎么也吃了20多个”,回到家后就开始觉得恶心、想吐,想一想没事然后就强忍着睡着了。凌晨4点,睡梦中的小杨突然醒了,感觉全身肌肉酸痛,全身都不得劲,怕吵醒妻子,就到客厅走了走想舒展一下筋骨,没想到两只胳膊刚想做一下伸展,却感觉全身没力、整个身体都抽搐了起来,“就像全身都在抽筋,缩在一起,动都没法动,无论想怎么伸展开可就是展不开,然后就开始感觉呼吸困难”。

全身动弹不得 “吃”出了肾功能损伤

来到医院的小杨也没觉得是个大病,就是觉得身体难受,“坐也坐不下,站也站不住,躺也躺不下”,整个人就只能蹲在那里。经过急诊医生的询问与检测发现肌酸激酶大于2000,考虑轻度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医生给予治疗后建议小杨先留在急诊室内观察。

8个小时后,小杨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了,可是肌酸激酶却飙到5000,比正常上限高了20倍,小便竟成了酱油色,而且肾功能开始出现损伤,检查后血尿、尿蛋白、尿糖都开始出现,肝功能、肾功能都出现问题,小杨马上被转诊到肾内科开始治疗,“医生说我全身的肌肉可能都在坏死”,要是肾功能一直这样恶化下去,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当时就有点怕了。

不过还好,经过肾内科一晚上的解毒治疗,控制了肌肉的进一步溶解,第二天肌酸激酶就开始下降,同时经过改善肾功能与保护其他的脏器,最终经过几天的治疗,小杨的肌酸激酶、肾功能、肝功能都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不日即可出院。

躺在病床的小杨,觉得自己真的有点倒霉,“以前吃小龙虾也没事,我分析很可能是因为吃了小龙虾的头部‘虾黄’才搞成这样。说到这些,小杨握起了妻子的手,“小龙虾真的不能再吃了”。

吃小龙虾提示

主任提醒,首先,如果自己购买小龙虾在家做着吃,在选购时尽量去正规的市场,保证小龙虾鲜活清洁;买来活小龙虾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充分浸泡、洗净。

其次,如果在外吃小龙虾,最好选择正规、卫生的餐厅餐馆,不要去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此外,烹煮时一定要高温煮透,以防有细菌的残留。

对于如何吃到放心的“麻小”,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饭店,少去大排档、小餐馆等卫生状况无法保障的地方吃小龙虾。

第二,不论是在家还是餐厅,吃小龙虾时都要格外注意卫生。在家吃小龙虾,买回后,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在水中放养一两天。烹调前,要先去头。再用刷子刷洗虾壳。此外,小龙虾一定要煮熟,一般应用中火煮30分钟。

第三,在餐厅就餐,如看到特别鲜亮,但虾钳较少的小龙虾,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应慎食。 吃小龙虾前,首先看小龙虾的外壳,如果表面颜色很深,并且发暗,说明虾的质量不好。其次看小龙虾的腹部,如果有发黑发暗或者有油泥也不要食用。最后扒开虾头部分,如果里面是黑的,说明烹调前虾就死了,不建议食用。

第四,小龙虾去了头吃。由于小龙虾生长环境污浊,吃小龙虾确实存在一些卫生隐患。 它的体内易积聚有害物质,特别是头部很容易吸附重金属和细菌。因此,吃小龙虾可能引起过敏和急性肠胃炎,龙虾的头颈有导致肺吸虫病的危险。

第五,除了要去掉虾头和虾壳外,吃小龙虾时还要除去虾线。这是因为,虾线里面装的是粪便,烹饪温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可能藏有病菌。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夏天贪吃什么东西竟特别伤肾了吗?在生活中,一到夏天路边摊上吃小龙虾的人就比比皆是,小龙虾虽然好吃,但是可不能贪吃,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