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业规划

人生上、下半场的自我管理

来源:网络
现今知识工作者的职涯可能长达半世纪,如何在这段期间始终保有活力?“管理学之父”杜拉克以身作则:做好职涯的上、下半场“自我管理”,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
  
  第1个故事:公元前440年,古希腊著名雕刻家斐迪亚斯(Phidias)受雇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制作雕像。伟大的雕塑作品完成后,斐迪亚斯向雅典市政府请款,却遭到会计刁难,理由是:“这些雕像站在神殿屋顶上,我们只看得到雕像正面,其他部位你刻得再细也没人看得到,却要收取费用?”斐迪亚斯正色回答:“你错了,上帝看得到。”
  
  第2个故事: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威尔第(GiuseppeVerdi),在创作最后一出歌剧《法尔斯塔夫》(Falstaff)时,已经高龄80。有人问他,为何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努力不懈再写一部这么艰难的歌剧,威尔第回答:“在这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
  
  这2个小故事,有没有带给你任何感受?
  
  1927年,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在听到这2个故事后,深受震撼,下定决心:“不管自己这辈子做什么,都要以这些话作为指导原则,就算年纪再大也绝不放弃,要继续努力下去。”他是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
  
  自我管理:梦想实现的起点
  
  生前备受推崇,生后因其学说隽永,而屡屡造成“杜拉克旋风”的彼得.杜拉克,著作无数,外界赞誉他为“大师中的大师”、“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现代管理学之父”。
  
  杜拉克对“管理”这件事,见解精辟,观察入微,全世界的管理者都想向他学习。不过,他的组织管理理论虽然折服了无数读者,但他个人的生涯发展,却是从“自我管理”开始。
  
  杜拉克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实现。他曾表示,年少时期的一些体验对他产生了一辈子的影响,也让他找到了愿意投注一生时间去经营的工作,从而实现自我。
  
  他指出,自我实现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每个人只要做好“自我管理”,了解自己,拥有确切的目标与愿景,然后全心向前迈进,就能从平凡的工作者,转变成卓越好手。为什么自我管理这么重要?杜拉克认为,当前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劳动力起了结构性的转变,贡献脑力的知识工作者,早已成为社会主流。
  
  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工作生涯(指有能力工作的期间)可能长达50年,如何在这50年中保有活力,找到对的路来走,需要的就是“自我管理”。
  
  职涯上半场:认识自己
  
  根据杜拉克的理论,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可以用“上半场”及“下半场”来诠释。上半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价值,找到归属,做出贡献”;下半场则要“追求第二人生”。
  
  在上半场的人生中,知识工作者必须做到几件事:
  
  1.找出自己的长处与价值
  
  杜拉克指出,在选择工作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了解自己的长处,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在很多领域上,我们都缺乏天分、技能,甚至连表现平平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我们一定要善用长处,力求表现,而不是在不擅长、拙劣的领域中浪费时间,也不该勉强接受这方面的工作和职务。
  
  至于我们要如何找到自己的长处?杜拉克提出了“反馈分析法”(feedbackanalysis),程序是:
  
  .当你做出重大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先把你预期会发生的结果写下来。
  
  .9个月或1年后,把实际结果与你的预期做比较。
  
  .从比较分析中,认清你自己的专长,同时也认清你特别不擅长或根本做不到的事。
  
  这种简单的程序,可以让你在2、3年内,就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
  
  杜拉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后,才赫然发现,“原来我对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直觉式的理解,但无法与通才者产生共鸣”。
  
  2.认清自己的学习方式
  
  工作者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透过学习来让自己精进。因此,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世界上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有人透过写作来练习,例如英国前首相邱吉尔(WinstonChurchill);有些人透过实做来练习;有些人则透过书写大量的笔记来练习,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乐圣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贝多芬身后留下非常多的笔记本,他曾告诉友人:“如果我没有立刻记下来,马上就会忘掉。但如果我写在笔记本上,就永远不会忘,事后连翻都不用翻。”
  
  杜拉克指出,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不难,多数的知识工作者都说得出来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过,光是认知自己的学习方式还不够,你必须据此采取行动,才能迈向卓越。
  
  3.善用时间
  
  杜拉克在他的文章中强调,我们在追求“成就”的过程中,最稀少的资源就是时间,任何人想要有杰出的表现,一定要“珍惜时间”。
  
  时间,必须透过管理,才能被有效运用,对此,杜拉克有几点建议:找出并去除毫无成效、浪费时间的事。你可以自问:“如果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答案是:“不会有什么事。”那么,显然这件事就可以抛在脑后了。
  
  保留一段完整的时间。知识工作者若想发挥效能,每天必须抽出一大段不受干扰的时间来做事。片段零散的时间,就算加总起来很惊人,效果却很有限。
  
  例如,制作一份企划书需要6小时,每天花费30分钟,共计12天来写,得出来的成果恐怕就如杜拉克所言,只不过是份“随意涂鸦”的作品罢了。
  
  请别人代劳。把心力投注在你真正擅长、该做的事情上头,把对你没那么重要、别人甚至做得更好的事,交给他们去做。
  
  4.专注
  
  杜拉克提醒所有知识工作者,想在工作上获得成效,唯一的秘诀就是:专注。首先,你必须自问:“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然后,自己做出决策,排出优先级,接下来要掌握两个原则: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着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杜拉克指出,我们在时间、精力和资源上愈专一,所能完成的任务(包括数目和种类)就会愈多。唯有专注,工作者才能成为时间和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职涯下半场:追求第二人生
  
  在人生的下半场中,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追求第二人生。
  
  我们30岁时服务的机构,不太可能到60岁时还存在;况且,持续在一间公司待上30年,实在也太久了。工作者会感到无趣、退化,因而呈现“在职退休”的状态。
  
  此外,人生会有很多意外。能干的工程师,可能在40岁时,错失了晋升良机。优秀的大学讲师,就算资格完全符合,也可能在45岁时意识到,他永远无法取得教授资格。而成功的律师,或许到了50岁,突然发现自己对工作完全丧失兴趣。当你遭受失败、挫折、江郎才尽时,必须为自己找到另一个出口(处在一个看重“成功”的社会里,这个因素已愈形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第二人生。
  
  杜拉克提出了3种追求第二人生的方式:
  
  1.开创第2个事业
  
  也就是转到另一个组织就任。例如原先是企业的财务主管,退休后可以到社区机构去担任需要相同专长的财务主管。
  
  2.发展平行事业
  
  亦即除了主要工作外,还拥有另一份工作,例如身兼白领工作者及作家身分。
  
  3.担任社会创业者
  
  你可以一方面持续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把部份时间拿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杜拉克也提醒,如果希望自己有成功的第二人生,一定要给自己充分的助跑时间,也就是要“在时间还没到来之前,尽早做好准备”。
  
  人生的道路很长,真正的自我实现,除了有精采的上半场外,一定还要认真思考第二人生。这是杜拉克给所有知识工作者最衷心的建议。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