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业规划

你能不能成为自由职业者

来源:网络
我是自由职业者,时间上相对灵活,所以可以这月去台湾,下月去新加坡,这个月闭关读书,下个月闭关写书,时间基本由自己支配,有些人就很羡慕我,感觉自由职业相当好,询问我,他们是否也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
  
  这个没有一定的答案,有些人,我因为了解,所以可以直接给出结论,而有些人,我不了解,也不贸然建议,我只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作为参考,至于自己适合不适合,最终,仍要由自己判断。
  
  1、自由职业者需要更强的克制力。
  
  很多人认为,自由职业者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这看起来是正确的,但是,必须要很强的克制力才能完成。很多自由职业者往往在失去环境约束后,做不到自我约束,比如从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进入生物钟紊乱的自由生涯,每天的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这对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其实都是很大的损伤。
  
  要想获得并长期拥有自由,其实背后需要有强大的自律力量,包括抵制外界的诱惑。举例如:在正常上班情况下,考虑到次日要上班,其人可能不敢太晚睡觉,但如果想到反正也自由职业了,大不了第二天补觉,于是肆无忌惮地睡晚,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很大麻烦。
  
  我个人基本上是按正常时间作息,偶然有晚归、晚睡,但都是偶而,不是常规。而且晚归一定是由于特殊原因,在2012年度,我只有两次类似行为,一次未超12点,一次超12点,都是因为外地朋友来深,机缘难得,所以破例,但破例不等于形成惯例。
  
  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有些人的意志力本来薄弱,也未必能够挑战自己成功,所以需要三思。
  
  曾遇到过一位女士,在家自由职业了半年,发现情况不妙,自己无法管住自己,于是赶紧找了份全职工作。
  
  2、生活能力。
  
  自由职业者有很多种,对于其他人我不太清楚,个人观点,生活能力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方能照顾好工作。
  
  固然可以请钟点工、厨师等,但是,请不要忘记,多一个人,就需要与其打交道、沟通,是否请人做事,要看效果等各方面因素来定,请人做事有时候省力省心,有时候反而费力费心。
  
  3、经济条件。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我热爱工作,不能容忍自己无所事事的状态。
  
  当然,我工作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一些兴趣也算在工作范围内,如旅行,因为我的旅行与其他人不同,别人可能只是看风景,而我会在旅行之便顺道拜访一些企业,为培训、写书、咨询等积累素材。换言之,我几乎打通了所有我要做的事情,做一件事可以同时产出数种效果,这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
  
  我在离职后头半年内,并无经济收入,靠存款生活。工作20年,且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自然也受到银行熏陶,在储蓄等方面比较看重,而且我是意识独立的人,自大学毕业后,就未伸手向家中要过钱,这种独立意识和银行环境都促使我在理财方面早做了些准备,且,身为大公司中层管理者,薪资也还勉强可以,起码够我用了。当然,这些所谓的理财等,事实上也不值一提,因为在股市方面可谓大败亏输,至今不能解套,但心态好,不看、不管、不着急。早在离职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基本上,如果完全没有经济收入,依我的日常支出,三年都是没问题的,有备无患,谋定后动,做事情不冲动也是我的原则。
  
  在经历半年的逍遥后,本年度才开始接培训和其他工作,这些会带来收入,而我对生活原本要求不高,所以可以优游度日,这个说起来的确就是这么简单,但要做起来,或者换个人,未必容易。
  
  个人感觉,虚荣心强、物欲强的人,在经济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宜成为自由职业者。
  
  4、技能。
  
  要成为自由职业者,往往需要具备一技之长,如果连相应的技能都不具备,就贸然自由,那很有可能,连养活自己都无法做到。
  
  这个技能,要看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大公司出来的人,技能往往不全面,因为大公司讲究协同作业,一件事情,需要流程上的不同人、不同环节来完成,一个人所会的事,有可能就是一个环节,这要放到社会上,未必管用。
  
  所以在成为自由职业者前,最好能够盘点一下自己具备的技能,做些准备。
  
  很多人认为,会写字就可以,可以出书,这是很大的误解。
  
  以我的切身体会,出书通常是不赚钱的,除非是销量上十万的畅销书,但要做到十万,殊不容易。
  
  书是一个通道,可以积累名气和打开培训、咨询等市场,我所出的几本书,销量都还不错,单只书籍方面,相比投入,可以说盈亏平衡,若论到名气和其他,那也还是赚了,但若希望带来直接、大量的现金流,那不现实。另外书籍也要看种类,有些书天然不具备畅销条件,甚至可能需要赔钱出书。
  
  至于培训,在企业内部的培训和专业培训师,又不相同,前者,来听的人都是同事,大家恪于面子,往往也给好评,社会上的培训,学员未必买单。
  
  5、个人品牌。
  
  不得不说,在企业的身份,容易给人错觉,以为别人和自己交往、尊重,都是因为自己这个人,而不只是因为所在企业。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回事。
  
  通过社会化媒体矩阵,树立起个人的品牌,即使不拿名片出去,也有人知道自己,这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6、关于离职准备。
  
  很多人一冲动就离职了,离职后就后悔了。我的建议是:想好,走出去,就不回头,而且这个想,要考虑诸多方面。
  
  A、家庭方面。
  
  我离职家里人是反对的,不过我反正是一意孤行的人,离职后家里希望我回山东,我也拒绝了。因为山东没有我喜欢做的事。坦白来说,能够抵受住家庭压力是最难的,因为,社会上的敌意容易消解,但是来自爱的压力,反而容易让人妥协。
  
  B、经济条件。
  
  前面已经说了,补充一点是还要考虑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支出,这种支出往往非常突然,而且大额,考虑了,有可能不发生,但危险性总是有的。所以原则上来说,除了日常支出外,还要考虑保险等。
  
  C、心理素质。
  
  从全职成为自由职业者,会面临一个身份落差、关系落差。当然得承认这个社会是现实的,不在其位,不得其利。有些人误认为在位时获得的友情是真挚的,所以不能承受对别人不再有用时别人的冷漠,而我对这些早就看得淡然,所以离职后失去一批朋友,从心理上没不适感。而且当别人问我做什么的时候,我直接回答:无业游民、职业混混。就是说:除非正式场合,基本不太顾及所谓面子问题,自然轻松。
  
  D、身体素质。
  
  这个也很重要,没有过硬的身体,不要说容易发生意外(如大病等),也不易抵抗自由职业的压力。我是因为生活压力小,所以敢于挑事情做,而如果生活压力大的话,可能不会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比如有的培训讲师,一月要讲22天的课,这就很恐怖。职业培训师工作对腰、膝、喉的伤害都是很大的,还要考验身体对出差的适应能力。比如我挑床,在外往往睡不好,这就是很麻烦的事。比如有培训师因为空中飞人的生涯,起落太频繁,耳朵受不了空气气压,导致耳疾。
  
  如果想要离职,最好先做一下体检,最起码大的身体机能不能出现问题,另外还要考虑未来的精力曲线,因为任何人事物都有生命周期。
  
  在不了解一些事物的时候,会有神秘感以及盲目的乐观——所谓,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往往心生憧憬,但事实上,现实未必和想象一样。
  
  三思而行,行而不悔,承受一切结果,不管好与坏。这是我个人的行事原则。别人问我,我按照自己的体会,尽心给出答案,但是是否适用,我不敢保证。请自行决定、自负结果。
  
  文/萧秋水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