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业规划

理想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

来源:网络
文/赵晓璃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试图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恩,在我的脑海中,它应该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应该满足我对工作的所有美好的渴望,然而被事实一次又一次教育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的想法到底是有多幼稚。
  
  一开始我们总以为,一份工作的意义就是赚钱糊口。后来,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我们开始对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一份理想的工作,在我们的头脑中,更是需要满足我们多方面需求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工作得到发展,我们想要自由的时间,我们渴望寻求到独一无二的意义,我们希望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的天赋,同时最好可以兼顾家庭,并且每天都能学到新鲜的东西。
  
  想问天问大地,这份理想的工作到底在哪里?
  
  人们常说,婚姻里有个“七年之痒”,而在职业领域,我始终不确定这份“职业之痒”的确切时限。
  
  不知道你可曾有过类似的感受,这种感受通常会出现在你从事一份工作大约三年之后的某一天。
  
  1
  
  试想一下,三年之后的某一天早晨,你和往常一样睁开惺忪的睡眼,在摁灭了吵吵嚷嚷的闹铃之后,你不禁感慨了句:“哎,我何时堕落到靠闹钟叫醒的地步了?说好的梦想呢?”
  
  你开始刷牙洗脸,突然你的手机响了起来,你一看,是日历提醒,你极不情愿地看到日历中写着这么一句话“今天9:00,去税务局大厅办理昨天没办成的某某事件,一定要准时到,好尽快拿到序号。”
  
  你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大厅里那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
  
  三年前的你曾经意气风发地以为,自己总算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发现这份工作如今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吸引你了。虽然看起来舒服但实际无聊的要命,每个月的工作内容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甚至于你天天打交道的人,也都是同样的面孔,这么些年来从不曾换过。
  
  你开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灼,你赫然发现自己家已经深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琐碎而枯燥的工作中,回到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追剧睡觉,你的朋友越来越少,“宅”成为你每天下班的主要活动内容。
  
  你对着镜子中那张不再年轻的面庞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离开了?是不是这份工作已经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了?”
  
  2
  
  小芬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有一天前来咨询会计学习。
  
  我问她一个月收入有多少,她告诉我一个月大约会有五六千的工资,在合肥这个地方,这个收入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已经不少了,并且他们不是每天都要开,而是倒班制,也就意味着每周她都会空下三天的休息时间。
  
  不论从工作的稳定些和自由时间而言,小芬这份公交车司机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即便滴滴等快车再盛行,城市公交也是刚需,所以从生存角度而言,这份工作完全没有太多的失业之忧。
  
  生存之后,再谈发展,公交车司机这份工作又有什么发展空间呢?
  
  站在乘客的角度,我们总觉得公交车司机可以发展的空间太大了,比如我们乘客会觉得公交车司机有的时候态度不好,能否改善服务态度?比如我们乘客有时候会觉得司机这个没做好那个没做好,素质有待提高,然而如果你是公交司机,你会认为素质的提高叫做个人发展吗?
  
  在我们的脑海中,那根本不是啊,好像做到更高的职位考取什么证书更代表发展吧,所以再跳出来反思下现在的工作,你是否真的已经做的到位了呢?是不是真的没有发展空间了呢?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这份职业的风险。
  
  试想一下,如果让你一天绷紧神经集中精力开上十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会碰见一些不讲理的乘客,你会遭遇交通拥堵,有时候你的嗓子喊破了,车里的人也挪不动一下,请问你会是怎样的感受?你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考核指标,什么油耗指标什么交通风险等等,你每天都需要开个大客车在城市穿梭,然后你天天是坐着开车,天长日罹患腰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的风险当然会越来越大。
  
  另外你觉得公交车司机这个职业,又能玩出什么花儿呢?它的工作内容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何止公交司机呢?放眼望去,所谓的三百六十行里,有哪个职业能够完全满足一个人的生存、发展、自由时间、不断尝鲜等各式需求呢?
  
  3
  
  把职业比喻成婚姻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婚姻的诉求就是能够吃饱穿暖,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随着物质条件的日渐丰富,每个人都能够自食其力了,就不会因为生存问题把自己早早嫁了,这个时候你对婚姻有了更多层面的诉求——比如你希望另一半要和你情投意合,并且能朝着共同的目标相互提携与成长,等等。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双方在一个环节中不合拍或者跟不上对方步伐,有很多物质匮乏年代压抑的深层矛盾就会逐渐浮出水面,也就导致了当代离婚率的攀升。
  
  把这个道理放在职业中同样适用。
  
  在现代的职业环境里,只要你不懒,赚钱其实并不是多难的一件事,例如跑快递的小哥一个月还能赚个万儿八千的呢,然而前提是你得吃得下那份苦。于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于职业的诉求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然而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好比和一个人相处时间长了会有审美疲劳一样,做在一个职业里做久了会产生倦怠,可这个时候你依然不舍得离开这份耕耘了多年的职业,毕竟这里凝结了你多年的心血和投入,并且如果能够突破瓶颈继续努力下去,不出意外是可以产生丰厚的回报的。
  
  真正的结论就是,其实没有一份工作是真正理想的,也就是说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为人知的辛酸与苦涩。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既然每份职业都有它固有的利弊,何不进行优化组合,让自己多几份其他性质的工作,作为对主业的补充呢?
  
  曾经看过一种说法颇为赞同,那就是在职业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未必非要一个工作死磕到底,而是学会工作组合,这里面的工作包括你的全职工作、兼职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社会工作以及自我工作。
  
  4
  
  我认识的小风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把自己的工作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他的主业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他的副业是兼职酒吧服务生,他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他还没有女朋友,一个月会回一次家,一年会抽出一周左右的世界带父母旅游一次,双休日的时候他也不闲着,在一家书吧做义工,带领孩子们阅读书籍。
  
  因为多种职业的组合,足以抵消单一职业固有的风险以及产生的枯燥乏味感,当然这里的关键在于,这些职业都是相通的。正是因为这些磨练,他可以和客户聊很多层面的话题,加上平时的学习打磨,基本可以做到和人畅通无阻地沟通,此外由于他在孩子阅读方面颇有心得,也可以很好地从孩子的角度和做了父母的客户切入交谈,同时也顺带给那些家长客户一些建议和方法,所以小风的业绩的增长速度和成长的速度更是齐头并进的。
  
  所以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与其苦苦寻求一份理想的职业,不如多条腿走路,利用相关的多重职业进行互补,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状态。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