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业规划

遭遇职业瓶颈,该如何自我升级?

来源:网络
遭遇职业瓶颈,该如何自我升级?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很多“职场老人”而言,他们时常会陷入“职业瓶颈”的困局——总是感觉自己空有一身气力,却不知往哪里使劲,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困住了一般。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温馨提示:本着对来询者保密的要求,文中的案例并不是真实呈现,会经过文学加工与处理。请读者朋友在看故事的同时,重点关注故事背后的问题。

  一、一名企业高管的焦虑

  “晓璃老师,能尽快帮我安排咨询吗?我现在的情况很着急,老板这个月月底就要找我谈话了,是去还是留,我希望在咨询过后做个决断。”马姐在网络的那头不断催促。

  看的出来,马姐似乎很焦虑。

  助理迅速给对方发了表格,马姐效率也很高,当天晚上填完就发了过来。

  收到马姐的表格,我意识到这件事看起来没有那么简单。

  马姐,70后生人,在零售业具备十五年的工作经验,从一名业务员做起,如今在一家零售连锁企业做到了副总职位,年薪几十万。

  然而问题在于,随着她职位的提升,马姐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欣喜与快乐,而是感受到了满满的焦虑。

  二、焦虑背后,必有无奈

  我和另外一名咨询师很快对马姐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筛查,发现有几处需要继续澄清的地方:

  第一,在职场第一次起跳的时候,也就是从销售员到销售经理,耗用了多长时间?这里面有哪些因素促成了第一次起跳?

  第二,这家连锁店的老板是什么背景?男性女性?在马姐被提拔为副总之前,公司的副总职位都是哪些人担任的?任期分别有多长时间?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

  第三,在行业萎缩的大环境下,马姐从被提拔为副总职位至今,已有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可曾尝试过什么方法?后来的效果是怎样的?

  确定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我和马姐进行了咨询。

  “你好,马姐,从你的经历来看,这些年来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我看到你的资料,当时你从业务员被提拔为销售经理,算是你职业中的第一次起跳,能告诉我一共耗用了多长时间吗?”我问马姐。

  “从业务员做到销售部经理......”显然,马姐陷入了回忆:“差不多用了八年的时间吧。本来我就是一名普通的销售员,不过领导说我做事勤奋认真,为人也特别实诚,有什么事儿差不多能做的我都不会推脱,所以客户都挺喜欢我的,甚至很多新客户会点名找我,那段时期是我职场中最闪亮的时光,业绩连续多年遥遥领先,大概做到第四个年头,我们的销售经理就把我调到一个新开的门市做店长,当时我的手下只有两个兵,都是挺年轻的孩子。处着处着大家都熟了,他们都管我叫大姐,平时有个什么事儿也很好说话,相处起来一点也不累,那个时候大家一门心思铺在门店销售上,没几年的功夫,这个门店的业绩就直线蹿升,我也经常被老板在大会上表扬。”

  听得出来,马姐前十年的职场道路,走的还是挺顺的。

  “那么后来呢?我看你的资料里,也就是五年前被提拔为销售经理是吗?是负责多大的区域呢?”我问。

  “说起来比大区经理差远了,就是一个小区域,不过也有十来家门店。其实就是从这个销售经理的职位开始,我就慢慢觉得力不从心了。”说着,马姐叹了一口气。

  咨询到这一步,基本可以确定,马姐的不顺应该就是从做销售经理开始的。

  三、过往的优势,恰恰成为现在的劣势

  从和马姐短短的沟通中,我不难感受到,电话那头的马姐言语间颇有些豪爽之气,为人应当古道热肠,然而让我担忧的是,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的马姐可能会有点无力应对啊。

  “马姐,我有一个新发现,”我说:“从你刚才所说的过往经历来看,你最巅峰的时期也好,最出成绩的时间也罢,那个时候,你面对的人际关系都很简单。也就意味着,你在销售领域是一位冲锋陷阵的好士兵,执行力很强,然而当把你提拔到将军职位,让你统筹调度安排时,你好像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吧。”

  “对对对,是这样的。”马姐毫不否认。

  我告诉她三点:

  1、之前,是你的优势帮助了你。

  你古道热肠,为人豪爽,这些优势让你可以很快和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并打成一片,加上你手脚麻利,执行力强,所以在业务员阶段,这些给你带来了业绩提升。

  可到了下一阶段,当领导安排你做销售经理乃至于现在的副总职位时,你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了,还要面对上下级关系,需要站在新的高度与人沟通,调配相应的资源,还需要管理更多的人,而这时,心性单纯的你以为固守曾经的优势就可以迅速胜任,很显然,你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

  “对对对,晓璃老师,你说的太对了。自从我当上销售经理之后,不知为何,很多部门都对我的话不予理睬,我老公说,人家当领导满满的成就感,我倒好,只有满满的挫败感!”马姐感慨道。

  2、你的优势,慢慢变成了劣势。

  “和陌生人自来熟是一种特质与天分,这固然不错,但是问题来了,也许客户刚开始对你感觉很好,你以为这是你的优势不肯放手,于是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的手下可能得不到成长,而你身陷琐事,无法站到更高的层面俯瞰公司的业务流程,看哪里有疏漏,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与加强。所以,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的工作经历对你而言只是一种经过,并没有形成你独特的经验,你从一个新兵变成了老兵,却没法突破已有经验的限制,成长为一名将军。”我说。

  “你的意思我好像开始懂了,”马姐说:“我就是一直在啃老本,勤奋能吃苦、为人热情直爽,这些让我在做业务员的时候成就感爆棚,可一旦把我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这些恰恰成了我的短板。我不擅长系统思考,不知道该如何和上下级沟通,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比如当时生产部上一个系统,我马不停蹄忙前忙后,可到头来好像生产部部长很不自在,在我担任销售经理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说的话就没什么人听了。”

  没错,执行力强、热忱、勤勉固然不错,可是对人际关系不敏感、缺乏智慧与思考,就会让自己成为“万人嫌”:一方面承揽了所有苦活累活,另一方面剥夺了他人的成长机会,难免引起同事的怨言,久而久之,自己渐渐成了“冤大头”。

  3、综合老板背景、企业文化、行业特点这些要素,给优势找一个用武之地。

  根据马姐的描述,她所在的公司老总是一位女强人,之前由于婚姻变故奋发图强,从一家小门店做起,慢慢扩张为四五十家门店,在她之前,公司有过几任副总,都是男性,时间最长的一位,跟着老板干了十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公司。

  这里面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隐约能够知道,首先这位老板可能在识人用人方面存在不足,其次那位副总的离开对老板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创,最后在“用人荒”的特殊时期,我们的马姐可谓“临危受命”,被老板推上了副总的职位。

  这一干就是两年,直到今天,所有部门都不听她的使唤,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更是满满的焦虑。

  而如今,整个零售行业全面下滑,在电商的冲击下,之前的四五十家门店如今仅剩二十来家,公司上下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封来自老板的邮件,让他们按照邮件中的问题进行准备,和老板一一进行谈话。

  四、给自己来一次全面升级

  马姐说:“说实在的,我也累了,感觉也干不下去了,老板这次找我谈话,把我开了正好。”

  没那么简单。

  按照马姐的工龄计算,如果老板直接把马姐开掉,需要赔付将近二十万的补偿金。

  这里有两种可能。

  要么念及马姐的可用之处,将马姐进行岗位重置,并征询马姐意见;要么继续委以重任,让马姐知难而退,选择自动离开。

  “马姐,是时候做选择了。”我说:“如果不做公司副总,你觉得自己还能做什么呢?以前离开的老同事们,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发展的如何呢?”

  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于马姐来说,确实很难。

  我想这种困境不是马姐独有,很多在职场拼杀了多年的职场老人,都会在前半段奋力奔跑,本来遥遥领先,可跑着跑着,突然发现自己落后了,甚至还没开始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赫然发现今非昔比,时代的变数充斥在方方面面,让他们好不焦虑。

  马姐告诉我,她所熟知的那些老同事,基本流向了两处。

  一种是晋升或创业。不过他们从事的行业并没有什么转变,依然是零售业,所以现在,很多人正面临着艰难的处境,确实零售业不比以前那般风光了。

  一种是切换行业轨道。有一位同事后来瞅准了教育产业,如今办起了培训班,前阵子还找到马姐,让她帮忙代课。

  如今,马姐去意已定,她说不论老板挽留也好劝退也罢,她都会给老板留一个潇洒的背影,但今后的路,马姐还需要好好思考。

  我给马姐提出了以下建议:

  1、职业发展通常是有规律可循。

  通常说来,职业发展前期,拼的是体力、执行力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力。

  而马姐前面二十年来的工作履历,很不幸,始终停留在前期阶段,并没有实质的成长。

  接下来,就是发展期阶段。

  这个阶段不再拼体力、执行力和完成力,而是拼资源、拼才干、拼系统思考、统筹规划等能力,需要凝练智慧,需要扩大胸怀,需要学着放手,需要学会带人。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抱怨自己遭遇到了职业瓶颈,但通常,瓶颈都在自己这里。

  2、想要升级,最重要的一步是重新整合资源,并且找到合适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

  经过进一步分析,马姐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我带她盘点了她目前的资源,以及可以从外界争取的新的资源,渐渐地,马姐的视野渐渐明朗,她认识到自己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怨不得别人,而是自己所致,与此同时,自己想要冲破困境,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小贴士:

  职业瓶颈让人倍感心力憔悴,这个阶段的职场人士感觉自己上不上、下不下,卡在那里,动弹不得。

  无力、无奈、焦虑,更是如影随形。

  可当我们透过重重迷雾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很多时候,瓶颈恰恰是在我们这里。

  长达多年的职业习惯,让这些“职场老人”形成了强大的职业惯性。然而,随着环境和职位的变迁,如果无法调整自己,不更新自己的认知与经验,只会让自己越走越窄,最终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要知道,比接纳新知识更难的,是放下固有的知见和习惯,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当今的困局。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