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业规划

职场十年,如何进行职业再定位?

来源:网络
职场十年,如何进行职业再定位?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据说,80%的人在事业发展上都没有实质性规划。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要知道在职场中,你的上司和主管根本没有经历和时间,来充分挖掘你的潜力、考虑你的才华。所以,我们需要自我掌控职业发展生涯,从而确保自己的事业走的更加长远。

  现实中,正是因为这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之主观上,有不少职场人长年累月工作却不会定期自我反省,那么很可能会最终走向一条非你所愿的职业路径。

  温馨提示:文中素材取自真实的个案咨询案例。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在撰文时会经过加工与处理,均不是真实呈现。请读者朋友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多留意故事背后的问题实质。

  一、工作十年,一闲下来就会情不自禁陷入焦虑

  接到阿岚的咨询信息时,我分明感受到了她的焦虑。

  来询者背景信息:阿岚,32岁,大专,旅游管理专业,五年前专升本,英语专业。测评结果:霍兰德SAI,MBIT:ENFJ。

  阿岚的职场经历算得上是一路坎坷,毕业那会儿去一家旅行社的计调部门任职,后被调到导游管理部工作,两年后辞职,来到一家公司从事业务接待工作,两年之后再次辞职,曾尝试过销售行业,但感觉自己经验不足,销售底薪也低,觉得自己扛不住压力,很快就不干了,后经人介绍,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刚开始做助理工作,业余时间考了个会计证,就兼管行政人事出纳工作,一开始觉得很满意,也特别享受每天忙忙碌碌的感觉,可时间一久,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些年来,自己的工资一直徘徊在三千出头,如今年龄三十有二,感觉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却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情急之下,想到了职业咨询。

  看着阿岚洋洋洒洒近似四千字的回顾与陈述,我知道,这是来询者试图呈现的最大诚意。

  我和其他咨询师很快对阿岚的案例进行了初步会诊,商定了以下咨询思路:

  首先,需要了解阿岚当前最大的困惑和理想职业的期待,看看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到底是什么?

  其次,了解是适应问题还是适合问题,如果属于适应问题,进行认知调整;如果是适合问题,重新筛选价值观,进一步分析能力。

  接下来,我需要通过对阿岚过去职场经历的梳理,看看有没有职业新方向,或许存在哪些可选项?评估可能实现的条件。

  最后,通过合适的途径检验设想并做出决定,最终付诸实施。

  二、你的经历里,藏着不为人知的职业密码

  第一次的咨询中,我首先带着阿岚进行了职业生涯回顾,试图从每次选择的开始寻找蛛丝马迹。

  很快我发现,阿岚每次的选择都离不开一个词,逃避。

  阿岚告诉我,她自己上学时特别害怕数学,为了逃避数学这门课,所以高考时选择了不需要学数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后期专升本也选择了不需要考数学的英语专业,在选择这两个专业时自己并没有进行系统考虑,只是为了逃避数学这门课。

  我需要澄清的是,她是讨厌数学课的内容本身,还是讨厌教数学的老师本人。

  经过了解,阿岚告诉我,她讨厌的是前者,也就是说,她从小对数字就没有感觉,每次面对数字时,头脑都会一片空白。

  咨询师:“当时高考填志愿时,其实不用学数学的专业有很多,比如中文、英文等纯文科的专业,都是不需要学数学的,当时你为何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呢?”我问。

  “因为当时我认为,做旅游这行很风光很惬意,可以边游山玩水边赚钱,实在想不出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行业了。”阿岚说。

  咨询师:“然而后来,是什么事件让你改变了对旅游行业的看法呢?”

  “后来做了这行才发现,人性实在太复杂了。原本我把人想的过于简单,以为带团旅游就是大家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游玩,后来才发现,客人的素质千差万别,有那种特别横的、脾气特别冲的,之前我有个小伙伴带团时就遇到过一位这样的客人,事后还遭人投诉,我特别害怕人际冲突,所以原本我就该考下导游证的,就是因为这个顾虑,导致我迟迟没考导游证,同时在旅行社呆了两年,我发现整体行业工资水平特别低,并且还不受待见与尊重,感觉一不小心就会出力不讨好,我觉得我实在受不了了,就选择了辞职。”阿岚说。

  咨询师:“哪怕这时你的职业开始出现了上升轨迹,也断然辞职是吗?”

  “上升轨迹?”阿岚显得有些意外。

  我进一步分析,其实从她阐述的工作内容上看,计调部的工作涉及的是旅游基本业务,但导游管理部则涉及到统筹管理导游工作,包括培训导游、处理投诉等在内的更为系统也更锻炼人的工作,相比起来,这段职业经历是有上升迹象了,然而很可惜,阿岚因为害怕人际冲突,突然等不及了一般,断然离职。

  这条上升线没有抓住,从此阿岚的职场经历一路波折到了现在。

  第一次咨询结束后,阿岚也深刻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总是过分理想化一份职业,所以就会出现刚进入这个职业时信心满满、动力十足,而等到真实的职业真相稍微浮出水面时,就会因为不符合脑海中的理想,慌乱中听从了惯性的驱使,选择了逃避。

  三、时光不等人,你要找多久?

  第二次咨询,我和另外一位咨询师一起,带着阿岚回顾了第一次咨询的过程,从阿岚的反馈中,我也能感受到,这次阿岚是下定了决心,让我帮助她寻找一个方向,定下来之后,就不再变动了。

  我告诉阿岚,一般而言,一个有定见的职业选择,必须同时符合兴趣、能力、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

  很快,我们带着阿岚梳理了她的兴趣、筛查出她的能力,以及挖掘了她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比对我们发现,阿岚之所以在目前的会计岗位中倍感痛苦,是因为这份岗位和阿岚的兴趣、能力以及核心价值观相差十万八千里。

  在职业咨询领域,有这样两组公式:

  1、精力=优势+价值

  很多人在职业中感到精力不足,通常的原因,要么就是这份职业并不能发挥TA的优势能力,要么就是这份职业虽然能发挥优势能力,但无法满足TA的核心价值。

  比如,阿岚是一个从小对数字并不敏感甚至无感的人,她去做财务,由于数字处理恰恰是她的能力盲区,自然就很难从工作本身当中找到乐趣,此时如果领导和上司对她的工作成果不是很满意,有一些负面回馈,她自然会对如今的工作焦虑满满,挫败感十足。

  2、专注=兴趣+能力

  一个人能对一份职业保持专注,不是靠天天打鸡血喝鸡汤就可以专注下来的,而是因为首先要有兴趣,同时能力恰恰能匹配这份兴趣本身。

  比如,有人喜欢唱歌,但多数人的唱歌只能算作嚎叫,根本不叫唱歌,但也有少数人具有唱歌的天分,这种能力得到过行家的认可,自然就会专注于歌唱事业中。

  如果一个人光喜欢唱歌但五音不全,TA的专注很容易被焦虑打破;如果一个人对唱歌不感兴趣,压根不会有专注的意愿。

  经过分析,阿岚开始回顾自己曾经历的少有的“忘我时刻”,她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组织及策划活动,并且在之前的工作经历中,有过几次这样的成功体验,对比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能力矩阵,她欣喜地发现,原来这份工作是自己可以尝试、能够尝试,也是具有意愿去尝试的。

  四、成功不是写在你家日历上的

  第二次咨询之后,阿岚清晰了很多,我们也给她布置了一份任务,让她去找组织及策划类相关岗位的职场人士做职业访谈,了解下这些职业的门槛、最困难的瓶颈在哪里、今后可能面临的最大麻烦是什么,等等,一个月之后,再和我们沟通行动结果。

  一个多月之后,阿岚如约和我们进行了反馈。

  当我们看到一份详实的反馈报告时,不禁为阿岚的认真所打动,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阿岚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可以向哪些公司投简历,自己或缺的能力在哪里,后期应该如何提升,等等。

  “这一次的选择,与前几次有所不同的是,它是我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比起前面感性的冲动与盲目,连续几次的咨询过程让我对自己有了更为客观与全面的了解,虽然这份醒悟来的有些迟,但是我才32岁,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阿岚如是说。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