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创业必读

创业:投资与感觉

来源:网络
投资这个词无论说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显得非常的一本正经。富豪们的投资都是大手笔,比如搞金融投资的索罗斯或是搞实业投资的李嘉诚,在一项投资前,大概要做一大堆投资分析、可行性报告和投资计划书之类一本正经的>事,以尽可能规避投资风险和获得更高回报。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所谓投资不过是一件想方设法赚些钱的勾当。由于大多是小本生意,于是股票也好,房地产也好,其他什么别的也好,很少有人会照着《投资指南》来做,往往是凭着感觉去做而已。

  以前同办公室有个同事做股票,本来不紧不慢做的好好的,虽然赚的不太多,但毕竟赚多赔少。可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如此这般赚钱太慢,于是改变操作方法做起短线。他的方法很简单,每日开市后,在涨幅榜前五位股票中凭感觉择其一两只买入,持股最长三天,不管赔赚,一律卖出,再行择股。如是者两周,结果赔多赚少。连连感叹:“没有感觉了!”还好,知道及时罢手,否则,跟着这种感觉一路走下去不但赚不到钱,恐怕在投资的心情上都要找不着北了。

  虽然同事没有感觉了,但这似乎并不能说明凭感觉投资就一定是错的,因为同事的做法压根就不是凭着投资所需要的感觉。简单说来,我以为要寻找投资的感觉,至少应该具备两方面的前提:

  一是要具备一些相关的投资知识和经济常识。感觉是建立在知识、常识的基础上的。就股市来说,投资者就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常用技术分析和产业、行业等基本常识,这些都是寻找投资感觉的必备条件。举个例子:蓝田股份曾经风光一时,但对其稍有了解的投资者就知道,其主导产品是咸鸭蛋和野藕汁,靠这两样达到其年报中公布的每股收益超过一元的赢利水平,除非大多数老百姓都吃倒了胃口喝坏了肚子。吹牛的都不动脑子,你要非信,只能怪你找不着感觉。

  二是感觉的取向和理性的应该是一致的。虽然感觉是靠知识、常识和经验的积累得出的,当理性和感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感觉。比如,当股市开始出现大级别调整走势的时候,理性总是告诉我们应出局观望,但我们却常常一厢情愿地认为调整就快结束了。有人还总是预测调整的底部在哪里,对此我的看法是,底部是市场走出来的,而不是预测出来的。你预测1500点是底,结果八成是要深深击穿,两成是远未探到。即使万幸你预测准了,也未必就能抄到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